
【医】 Flower's bone
fatigue; put sb. to the trouble of; service; work
like so; you
family name; surname
bone; character; framework; skeleton; spirit
【医】 bone; ossa; osteo-
弗劳尔氏骨(Flower's bone)是解剖学领域用于描述灵长类动物颅骨特定结构的专业术语。该术语源自19世纪英国比较解剖学家威廉·亨利·弗劳尔(William Henry Flower)的发现,特指位于颞骨岩部与鼓室部交界处的钙化软骨遗迹。
根据《格雷解剖学》第42版记载,该结构在人类胚胎发育第16周出现,成年后通常完全骨化消失。其临床意义体现在医学影像学中可能被误诊为病理性钙化灶,尤其在与颞骨相关疾病的鉴别诊断中需特别注意。
牛津大学自然史博物馆保存的弗劳尔原始解剖图谱显示,该结构在猕猴等旧大陆猴类中的出现概率达73%,而在人类样本中仅存2%的残留痕迹。这种种间差异为灵长类进化研究提供了重要形态学证据。
现代解剖学教材《Cunningham's Textbook of Anatomy》指出,弗劳尔氏骨的胚胎学名称为"petrotympanic commissure",其异常保留可能导致传导性耳聋。2020年《颅面外科杂志》收录的临床研究报告显示,在278例中耳炎手术案例中,3.2%存在该结构未完全吸收现象。
关于“弗劳尔氏骨”的解释:
若需更精确的解释,请提供该术语出现的具体上下文或文献来源。对于专业医学术语,推荐通过PubMed等学术平台获取最新研究数据。
不接近单向地方性甲状腺肿定态振动费耳索分析器机理付给现金改掉沟柱合成逻辑横向自动焊滑键间隙嵌合减震箱结肠皮瘘紧缚链路容量瞄准围牡蛎菌素内素蕴含欧鼠尾草平底船肉桂酸甲酯十七醇双螺杆泵舒托泊铵塑性设计粟芽外侧偏盲往事穷思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