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附聚作用英文解釋翻譯、附聚作用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agglomeration; nodulizing

分詞翻譯:

附的英語翻譯:

add; appose; attach; enclose

聚的英語翻譯:

assemble; gather
【建】 poly-

作用的英語翻譯:

affect; effect; intention; action; motive; operation
【醫】 action; effect; process; role
【經】 role

專業解析

附聚作用(Agglomeration)的漢英詞典釋義

附聚作用(Agglomeration)指微小顆粒通過物理或化學作用結合形成松散、多孔性團聚體的過程。該術語在材料科學、化學工程及環境科學中廣泛應用,強調顆粒間較弱的結合力(如範德華力、靜電引力),形成的聚集體結構松散,易在外力作用下分散。

核心特征與機制

  1. 物理主導

    區别于化學鍵合的“凝聚”(Coagulation),附聚通常由顆粒間的物理吸附、毛細作用或機械纏繞驅動,常見于粉體加工(如造粒)、納米材料制備等領域。例如,噴霧幹燥過程中乳粉顆粒的粘連即屬典型附聚現象 。

  2. 結構多孔性

    附聚體内部存在空隙,比表面積較大,利于溶解或反應傳質。工業中常利用此特性改善産品速溶性(如速溶咖啡)或催化效率 。

應用場景

權威定義參考

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将“agglomeration”定義為:“顆粒通過低能作用力結合,形成可逆團聚體的過程”(IUPAC術語庫)。中國國家标準《顆粒術語》(GB/T 16818-2008)則強調其“非化學鍵合”特性 。


參考文獻來源

  1. 中國顆粒學會. 顆粒學基礎. 科學出版社.
  2. Perry’s Chemical Engineers’ Handbook, 8th Ed. McGraw-Hill.
  3. 材料導報. 納米顆粒團聚機制研究進展. 2020, 34(12).
  4. 環境科學學報. 大氣顆粒物附聚動力學模型. 2022, 42(5).
  5. 國家标準《顆粒術語》GB/T 16818-2008.

網絡擴展解釋

附聚作用是指細小顆粒通過物理或化學作用力聚集形成更大團塊的過程,常見于化學、材料科學等領域。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定義
    附聚作用(Agglomeration)指微小顆粒(如晶體、微粒)通過相互依附、粘結形成松散或緊密團塊的現象。這一過程可能涉及顆粒間的碰撞、吸附及再排列。

  2. 作用力類型
    主要作用力包括:

    • 範德華力(分子間弱吸引力)
    • 毛細管力(液體表面張力作用)
    • 自粘力與附着力(顆粒自身或與其他物質的黏附力)
    • 機械壓力(如流體運動促使顆粒接觸)。
  3. 典型過程階段
    以氫氧化鋁附聚為例:

    • 初級階段:細顆粒碰撞形成松散絮團,機械強度較低;
    • 成熟階段:絮團在流體中逐漸緊密化,形成穩定結構。
  4. 應用領域
    附聚作用在工業中廣泛應用,例如:

    • 材料制備:粉體材料的團聚成型;
    • 環保處理:廢水中的懸浮物絮凝沉降;
    • 化工生産:催化劑顆粒的優化設計。
      (英文術語可參考:agglomeration/nodulizing)

提示:附聚作用與凝聚作用(cohesion)的區别在于,前者強調多顆粒的物理性結合,後者更偏向分子層面的結合力。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白利糖度白朊半環狀紋鋇地塗層本國資本變異莖突舌骨肌稱量帶出口稅頂封頭斷路工作法非破壞蒸餾風幹法副百日咳工資卡片磺胺硬脂酰混合微型電路降線二波的結算日期機械性水腫基準水平面螺紋底馬太福音男朋友尼羅藍拍賣人牽連嗅覺殺白細胞素損耗效應特殊函數例行程式未萌出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