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附聚作用英文解释翻译、附聚作用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化】 agglomeration; nodulizing

分词翻译:

附的英语翻译:

add; appose; attach; enclose

聚的英语翻译:

assemble; gather
【建】 poly-

作用的英语翻译:

affect; effect; intention; action; motive; operation
【医】 action; effect; process; role
【经】 role

专业解析

附聚作用(Agglomeration)的汉英词典释义

附聚作用(Agglomeration)指微小颗粒通过物理或化学作用结合形成松散、多孔性团聚体的过程。该术语在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及环境科学中广泛应用,强调颗粒间较弱的结合力(如范德华力、静电引力),形成的聚集体结构松散,易在外力作用下分散。

核心特征与机制

  1. 物理主导

    区别于化学键合的“凝聚”(Coagulation),附聚通常由颗粒间的物理吸附、毛细作用或机械缠绕驱动,常见于粉体加工(如造粒)、纳米材料制备等领域。例如,喷雾干燥过程中乳粉颗粒的粘连即属典型附聚现象 。

  2. 结构多孔性

    附聚体内部存在空隙,比表面积较大,利于溶解或反应传质。工业中常利用此特性改善产品速溶性(如速溶咖啡)或催化效率 。

应用场景

权威定义参考

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将“agglomeration”定义为:“颗粒通过低能作用力结合,形成可逆团聚体的过程”(IUPAC术语库)。中国国家标准《颗粒术语》(GB/T 16818-2008)则强调其“非化学键合”特性 。


参考文献来源

  1. 中国颗粒学会. 颗粒学基础. 科学出版社.
  2. Perry’s Chemical Engineers’ Handbook, 8th Ed. McGraw-Hill.
  3. 材料导报. 纳米颗粒团聚机制研究进展. 2020, 34(12).
  4. 环境科学学报. 大气颗粒物附聚动力学模型. 2022, 42(5).
  5. 国家标准《颗粒术语》GB/T 16818-2008.

网络扩展解释

附聚作用是指细小颗粒通过物理或化学作用力聚集形成更大团块的过程,常见于化学、材料科学等领域。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定义
    附聚作用(Agglomeration)指微小颗粒(如晶体、微粒)通过相互依附、粘结形成松散或紧密团块的现象。这一过程可能涉及颗粒间的碰撞、吸附及再排列。

  2. 作用力类型
    主要作用力包括:

    • 范德华力(分子间弱吸引力)
    • 毛细管力(液体表面张力作用)
    • 自粘力与附着力(颗粒自身或与其他物质的黏附力)
    • 机械压力(如流体运动促使颗粒接触)。
  3. 典型过程阶段
    以氢氧化铝附聚为例:

    • 初级阶段:细颗粒碰撞形成松散絮团,机械强度较低;
    • 成熟阶段:絮团在流体中逐渐紧密化,形成稳定结构。
  4. 应用领域
    附聚作用在工业中广泛应用,例如:

    • 材料制备:粉体材料的团聚成型;
    • 环保处理:废水中的悬浮物絮凝沉降;
    • 化工生产:催化剂颗粒的优化设计。
      (英文术语可参考:agglomeration/nodulizing)

提示:附聚作用与凝聚作用(cohesion)的区别在于,前者强调多颗粒的物理性结合,后者更偏向分子层面的结合力。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编印边缘福利变址修改补空性积水传真信号电平雌烷倒错性三头肌反射刀刃角地产投机商低咬合分期付款收据簿分子参数福可定固醇载体蛋白过程类假妄想狂甲状腺阻塞静磁学髁间线灵气说利希海姆氏失语契约地契约条款噬细胞体誓约松果通断控制推理网络系统外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