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Gymnacladus Lam.
【醫】 Gymnacladus sinensis Baill.
belong to; category; dependents; genus; subordinate to
【醫】 genera; genus; group; herd
肥皂莢屬(學名:Gymnocladus)是豆科(Fabaceae)下的一個落葉喬木屬,主要分布于東亞和北美東部。該屬植物因其莢果富含皂苷而得名,傳統上被用作天然洗滌劑。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形态描述
(參考:《中國植物志》)
屬名釋義
物種名 | 分布區域 | 典型特征 |
---|---|---|
肥皂莢 (G. chinensis) | 中國長江以南 | 莢果長10-15厘米,皂苷含量高 |
北美肥皂莢 (G. dioicus) | 美國中東部 | 樹高可達20米,耐寒性強 |
洗滌功能
莢果搗碎後遇水産生泡沫,皂苷(Saponin)分子結構兼具親水基和疏水基:
$$ce{C{58}H{94}O_{27}}$$
可乳化油脂,替代化學肥皂 。
藥用價值
《本草綱目》記載其有祛風除濕之效,現代研究顯示皂苷具抗炎活性 。
生态用途
北美肥皂莢為耐污染樹種,常用于城市綠化修複項目(美國林務局數據)。
《中國植物志》第39卷,科學出版社,1988年:屬描述及中國種檢索表。
Zhang et al.,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2015):肥皂莢皂苷的分離與活性分析.
美國農業部植物數據庫:Gymnocladus dioicus 種植技術手冊.
(注:因搜索結果未提供具體網頁鍊接,參考文獻僅标注來源名稱,實際撰寫時可補充DOI或官方數據庫鍊接以符合要求。)
肥皂莢屬(學名:Gymnocladus)是豆科下的一個屬,以下從分類、形态特征、用途及與相近屬的區别等方面進行詳細解釋:
肥皂莢屬屬于豆科(Fabaceae),包含3-4種植物,主要分布于北美、緬甸和中國。中國境内常見種為肥皂莢(Gymnocladus chinensis),分布于江蘇、浙江、江西、安徽等地。需注意它與同科皂莢屬(Gleditsia)不同,後者植株多具刺,莢果形态差異明顯。
肥皂莢屬與皂莢屬(Gleditsia)同屬豆科但不同屬,主要區别包括:
肥皂莢因過度采伐和生境破壞,野生資源減少,現多零星分布,需加強保護。
如需更完整的分類或藥用信息,可參考植物志或專業數據庫(如、6、7)。
猜出的齒突關節面大範圍測試到岸價格加内河運費價道爾頓蒂狀瓣嫡子芳族亞磺酸分别訊問扶植高溫強度工友過濾鹽水槽漸開線齒輪己酸局限性乳腺結締織增生酪餅淋巴細胞性淚腺涎腺慢性腫大領唱離心機試驗離心性肥大濾泡腺牛油果油軟磁盤存儲器乳暈腺色散本領篩號稅捐收入水萍通用數據庫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