遞歸謂詞英文解釋翻譯、遞歸謂詞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計】 recursive predicate
分詞翻譯:
遞歸的英語翻譯:
【計】 recursion; recurssion
謂詞的英語翻譯:
predication; predicative
【計】 predicate
專業解析
遞歸謂詞(Recursive Predicate)是邏輯學和計算機科學中的核心概念,指通過自身來定義的謂詞(或函數/關系)。其核心特征在于:在定義該謂詞時,直接或間接地引用了謂詞自身。這種自我指涉的特性使其能夠描述具有遞歸結構的問題或數據。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漢語角度解析
- “遞歸” (Dìguī):
- 字面:“遞”指傳遞、推進,“歸”指回歸、返回。
- 引申:指一種通過重複應用相同規則或過程,将複雜問題分解為更小、更簡單的同類子問題,并最終組合子問題答案來解決原問題的方法。其關鍵在于“自我相似性”和“基線條件”。
- “謂詞” (Wèicí):
- 在邏輯學中:指可以表述對象屬性或對象間關系的語句。例如,“是偶數”是一個屬性謂詞,“大于”是一個關系謂詞。
- 在語言學中:指句子中陳述主語的部分(謂語)。
- “遞歸謂詞”:
- 組合含義:指一個在定義其真值(或計算結果)時,需要依賴于其自身(在更小規模輸入上)的謂詞。例如,定義一個謂詞
P(n)
,其定義中可能包含 P(n-1)
或 P(k)
(其中 k < n
)。
二、英語角度解析 (Recursive Predicate)
- “Recursive”:
- 源自拉丁語 recurrere (跑回來)。
- 指一個過程或定義直接或間接地調用自身。
- “Predicate”:
- 在邏輯學中:指一個符號或表達式,表示一個屬性或一個關系,可以應用于一個或多個論元(對象)。其輸出是真值(True/False)。
- 在計算機科學中:常指一個返回布爾值(真/假)的函數或過程。
- “Recursive Predicate”:
- 組合含義:A predicate whose truth value for a given input depends on the truth value of the same predicate applied to one or more smaller or simpler inputs. A base case (or cases) must be explicitly defined to terminate the recursion.
三、核心特征與應用
- 遞歸定義: 必須包含一個或多個遞歸情況(Recursive Case),其中謂詞的定義包含對自身的引用(通常作用于更小的輸入),以及一個或多個基線情況(Base Case),這些情況直接給出結果而不進行遞歸調用,是遞歸終止的條件。缺少基線情況會導緻無限遞歸。
- 應用領域:
- 可計算性理論: 遞歸謂詞是研究可計算函數和可判定集合的基礎。遞歸函數論(如 μ-遞歸函數)是計算模型之一。一個集合是遞歸的(可判定的),當且僅當它的特征函數(一個特殊的謂詞)是遞歸函數。
- 邏輯編程: 在如 Prolog 等語言中,規則(Rules)常常是遞歸定義的謂詞,用于描述關系和推導新事實。
- 形式語義: 用于定義編程語言中複雜結構(如循環、遞歸函數)的語義。
- 數學基礎: 用于定義自然數上的函數和關系(如加法、乘法、階乘、斐波那契數列)。
- 算法設計: 遞歸算法(如分治法)的核心思想通常可以用遞歸謂詞來描述其正确性或不變式。
四、示例
定義謂詞 Even(n)
(n 是偶數):
- 基線情況 (Base Case):
Even(0)
為真。(0 是偶數)
- 遞歸情況 (Recursive Case): 對于
n > 0
, Even(n)
為真當且僅當 Even(n-2)
為真。(如果 n-2 是偶數,那麼 n 也是偶數)
- 說明: 要判斷
Even(4)
,需要判斷 Even(2)
,進而需要判斷 Even(0)
(基線情況為真),因此最終得出 Even(4)
為真。
五、重要概念區分
- 遞歸謂詞 vs 原始遞歸函數: 原始遞歸函數是遞歸函數的一個子類,其遞歸形式受到限制(隻能使用原始遞歸模式),但所有原始遞歸函數都是可計算的。遞歸謂詞的概念更廣泛。
- 遞歸謂詞 (Recursive Predicate) vs 遞歸可枚舉謂詞 (Recursively Enumerable Predicate):
- 遞歸謂詞 (可判定): 存在一個算法(圖靈機),對于謂詞的任何輸入,該算法總能在有限步内停機并給出正确的真/假答案。其對應的集合是遞歸集。
- 遞歸可枚舉謂詞 (半可判定): 存在一個算法(圖靈機),如果輸入使謂詞為真,該算法最終會停機并接受;如果為假,該算法可能永遠運行(不停機)。其對應的集合是遞歸可枚舉集。遞歸謂詞必然是遞歸可枚舉的,反之則不一定。
六、權威參考來源
- 《斯坦福哲學百科全書》(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 Recursive Functions: 提供了遞歸函數(包括作為特例的遞歸謂詞)的權威定義、曆史背景和在可計算性理論中的核心地位。 (https://plato.stanford.edu/entries/recursive-functions/)
- 維基百科 - Recursive Set and Recursively Enumerable Set: 清晰解釋了遞歸(可判定)集合/謂詞和遞歸可枚舉(半可判定)集合/謂詞的定義、性質及區别。 (https://en.wikipedia.org/wiki/Recursive_set, https://en.wikipedia.org/wiki/Recursively_enumerable_set)
- 經典教材 (如 Sipser, Hopcroft et al.): 《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y of Computation》(Sipser) 等教材在可計算性理論章節會嚴格定義遞歸函數和遞歸謂詞(通常通過圖靈機可計算性或 μ-遞歸函數)。
網絡擴展解釋
遞歸謂詞是數理邏輯和可計算性理論中的核心概念,指其真值可通過遞歸函數判定的邏輯命題。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定義
遞歸謂詞指存在一個遞歸函數(即圖靈可計算函數)作為其特征函數的謂詞。對于任意輸入,該函數能在有限步内返回1(真)或0(假),從而确定該輸入是否滿足謂詞。例如:
- 謂詞"n是偶數"的特征函數可定義為:$f(n) = 1 - (n mod 2)$
- 謂詞"x是素數"的特征函數需通過試除法判定
核心特性
- 可判定性:對任何輸入都能通過算法判定真僞
- 終止性:計算過程必然在有限步内結束
- 構造性:可通過基本函數(零函數、後繼函數、投影函數)和遞歸規則組合構建
分類體系
遞歸謂詞屬于更廣泛的算術分層理論:
遞歸謂詞 ⊂ 遞歸可枚舉謂詞 ⊂ 算術謂詞
其中遞歸可枚舉謂詞僅對"真"情況可判定,而遞歸謂詞對真/假情況均可判定。
應用領域
- 可計算理論:界定可判定問題的範圍
- 形式驗證:構建自動定理證明系統
- 編程語言:Prolog等邏輯語言中的遞歸規則實現
- 複雜度分析:區分P類問題與NP類問題
典型示例包括素數判定、算術表達式合法性驗證等。與之相對的不可判定謂詞如"程式會停機"(停機問題),正體現了遞歸謂詞的邊界意義。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阿耳比氏鋸扁桃體周炎程式設計分解處置多愁善感二氫可力丁方槽凡人豐年複方大風子油酸乙酯合劑敢滅散感興趣光束去焦骨内棘球囊航道分界線合球菌腱膜刀解剖注射液級間冷卻器卷維護可調的葉片朗伯特氏餘弦定律磷光塗料買麻藤科酶反應動力學農乳600號陪集權請求法官宣告恢複權利的命令缺氧性培養物同音異義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