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化矽英文解釋翻譯、氮化矽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silicon nitride
分詞翻譯:
氮化的英語翻譯:
【化】 azotizing
【醫】 azotize; nitridation; nitrogenization
矽的英語翻譯:
silicon
【醫】 Si; silicium; silicon
專業解析
氮化矽 (dàn huà guī)
中文定義
氮化矽是一種由矽元素(Si)和氮元素(N)通過化學鍵結合形成的無機非金屬化合物,化學式為Si₃N₄。它具有高強度、高硬度、耐高溫、耐腐蝕等特性,廣泛應用于陶瓷材料、半導體、切削工具等領域。
英文對應術語
Silicon Nitride(化學式:Si₃N₄)
- 詞源解析:
- Silicon(矽):源自拉丁語 silex(燧石),指地殼中豐富的非金屬元素。
- Nitride(氮化物):指氮與其他元素形成的化合物。
核心特性與用途
-
物理化學性質
- 高溫穩定性:在1200°C以上仍保持強度,熱膨脹系數低,抗熱震性強。
- 機械性能:硬度僅次于金剛石和立方氮化硼,耐磨性優異,適用于軸承、渦輪轉子等精密部件。
- 化學惰性:耐酸、堿腐蝕(除氫氟酸外),生物相容性良好,可用于醫療植入材料。
-
工業應用
- 電子領域:作為絕緣層或鈍化膜用于半導體芯片(如IGBT模塊)。
- 機械制造:制造切削刀具、陶瓷軸承,提升設備壽命與精度。
- 新能源:锂電池隔膜塗層材料,增強安全性與循環性能。
制備方法
- 直接氮化法:矽粉在氮氣中高溫反應(1300–1400°C),生成α-Si₃N₄與β-Si₃N₄混合相。
- 碳熱還原法:二氧化矽與碳在氮氣中反應,純度更高但成本較高。
分子結構
氮化矽以兩種晶型存在:
- α-Si₃N₄:低溫相,針狀晶體結構。
- β-Si₃N₄:高溫相,棒狀晶體,機械性能更優。
化學鍵以共價鍵為主,結構式為:
$$
ce{Si3N4}
$$
權威參考來源
- 國家标準:《GB/T 20719-2006 矽粉直接氮化制備氮化矽》
- 材料學文獻:《陶瓷材料導論》(清華大學出版社,2018)
- 工程應用:美國陶瓷學會(The American Ceramic Society)技術報告。
網絡擴展解釋
氮化矽(化學式:Si₃N₄)是一種重要的結構陶瓷材料,由矽和氮元素通過共價鍵結合形成。以下從結構、性質、制備和應用四個方面詳細解釋:
一、結構與性質
-
晶體結構
氮化矽主要有兩種晶型:α-Si₃N₄(六方晶系)和β-Si₃N₄(六方晶系),其中β型在高溫下更穩定。其空間網狀共價鍵結構賦予材料高硬度(努氏硬度約2200)和耐高溫特性。
-
物理化學性質
- 高硬度與耐磨性:硬度接近金剛石,顯微硬度達32630兆帕,適合制造耐磨部件。
- 高溫穩定性:可耐氧化至1400℃,實際使用溫度達1200℃;在1870℃直接分解,無熔點。
- 抗熱震性:能承受急劇溫度變化(如1000℃以上驟冷驟熱)而不破裂。
- 化學惰性:除氫氟酸外,幾乎不與無機酸反應,抗腐蝕性強。
- 導熱與絕緣性:兼具良好導熱性和電絕緣性,適用于電子器件。
二、制備方法
主要制備工藝包括:
- 矽直接氮化法:矽粉在高溫下與氮氣反應生成氮化矽。
- 化學氣相沉積法(CVD):用于制備高純度薄膜材料。
三、應用領域
- 機械工業:軸承、密封環、刀具等耐磨部件。
- 航空航天:發動機葉片、熱交換器等高溫部件。
- 電子與能源:高溫傳感器、半導體封裝材料。
- 冶金與化工:耐腐蝕模具、爐襯材料。
四、總結
氮化矽憑借其獨特的“四高”特性(高硬度、高耐磨、高耐腐蝕、高耐高溫),成為先進制造業的關鍵材料。隨着技術發展,其在墨西哥等新興市場的投資潛力巨大。如需更詳細技術參數,可參考權威化學數據庫或專業文獻。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貝利尼氏管不飽和醇初級審判庭存款帳戶地點非法性行為風寒分劑量國際習慣亨基屈服條件換稱活動棧簡化眼雞冠花機械微分分析機機械修理車卷旋口緣的雷-塞二氏綜合征連結拓撲學流動性直棒形試片磨銑耐冷的人機圖形學收聚效應屬性遷移樹脂學特納氏溝特性記述同軸幅射熱計歪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