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諾伊曼程式設計模型英文解釋翻譯、諾伊曼程式設計模型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計】 Von Neumann programming model

分詞翻譯:

諾伊曼的英語翻譯:

【計】 Neumann; Von

程式設計模型的英語翻譯:

【計】 programming model

專業解析

諾伊曼程式設計模型(Von Neumann Programming Model)

定義

諾伊曼程式設計模型(又稱馮·諾伊曼架構)是一種計算機系統設計範式,由數學家約翰·馮·諾伊曼(John von Neumann)于1945年提出。其核心是将程式指令和數據存儲在同一個線性尋址的存儲器中,通過中央處理器(CPU)按順序執行指令,實現通用計算。該模型奠定了現代計算機體系結構的基礎,是理解程式執行邏輯的關鍵框架。


核心特征

  1. 存儲程式概念(Stored-Program Concept)

    程式指令與數據均以二進制形式存儲于同一内存中,CPU通過讀取指令序列執行操作。這一設計突破了早期計算機需物理重編程的限制,實現了程式的動态加載與修改 。

  2. 順序指令執行(Sequential Execution)

    CPU通過指令指針(Instruction Pointer) 逐條讀取并執行指令,形成“取指-解碼-執行”循環。分支指令(如條件跳轉)可改變執行順序,但流程仍受控于指令序列 。

  3. 中央處理單元(CPU)的核心作用

    CPU包含算術邏輯單元(ALU) 負責運算、控制單元(CU) 管理指令流,以及寄存器組(Registers) 暫存中間結果。程式通過CPU對内存數據的讀寫實現計算目标 。

  4. 存儲器統一編址(Unified Memory Addressing)

    指令和數據共享同一地址空間,簡化了内存管理,但可能引發“馮·諾伊曼瓶頸”(Von Neumann Bottleneck),即CPU與内存間的數據傳輸速率限制整體性能 。


漢英術語對照

中文術語 英文術語
存儲程式概念 Stored-Program Concept
指令指針 Instruction Pointer (IP)
算術邏輯單元 Arithmetic Logic Unit (ALU)
控制單元 Control Unit (CU)
馮·諾伊曼瓶頸 Von Neumann Bottleneck

權威參考來源

  1. 《計算機組成與設計》(David A. Patterson, John L. Hennessy)

    經典教材詳解馮·諾伊曼架構的硬件實現與程式執行原理。

    斯坦福大學課程參考(需訪問學術資源)

  2. IEEE計算機協會(IEEE Computer Society)

    技術文獻收錄馮·諾伊曼模型的演進與優化方案,如哈佛架構改進。

    IEEE Xplore Digital Library(需訂閱訪問)

  3. ACM數字圖書館(ACM Digital Library)

    收錄程式執行模型相關論文,探讨并行計算對傳統架構的擴展。

    ACM DL(需訂閱訪問)


實際應用示例


結論

諾伊曼程式設計模型通過統一存儲與順序控制,實現了程式的靈活性與通用性,成為現代計算機科學的基石。盡管存在性能瓶頸,但其設計思想仍深刻影響着處理器架構與編程範式的發展。

網絡擴展解釋

“諾伊曼程式設計模型”通常指基于馮·諾伊曼體系結構的程式設計範式,其核心思想與計算機的底層運行機制緊密相關。以下是關鍵解釋:

1.模型基礎:存儲程式概念

馮·諾伊曼模型的核心是存儲程式(Stored Program),即程式指令和數據以二進制形式共同存儲在同一個存儲器中。這意味着:

2.程式設計的核心特征

在諾伊曼模型下,程式設計需遵循以下原則:

3.對現代編程的影響

4.與“諾伊曼思維模型”的區别

需注意,“諾伊曼思維模型”是另一種概念,指分解複雜問題為小模塊再組合的思維方式(見),與程式設計模型無關。

諾伊曼程式設計模型本質是基于馮·諾伊曼體系結構的編程範式,強調存儲程式、順序執行、二進制編碼和指令原子性,深刻影響了傳統編程語言的設計和計算機的工作方式。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标號組大權丁咯地爾兒子表非散粒狀粉劑輔助部件個人消費支出後鞏膜脈絡膜炎花托檢疫船假性腦膜炎加油口肌肉發達的磊晶擴散接面式電晶體領受測試麥加香脂煤粘泥墨西哥比索普羅帕酮嵌二萘乳酸小球菌上路使用設備權力梳理索部特殊應激性定律通風面具脫塗膜劑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