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reserve for taxes
pay taxes
【經】 pay duty; taxation
hive; lay in; repertory; reserve; store for future use
【計】 backlog
【醫】 reserve
【經】 reserve
納稅儲備(Tax Reserve)在財稅領域指企業為履行未來納稅義務而預先計提的資金儲備,主要用于應對所得稅、增值稅等稅種的應繳稅款。其核心意義體現在以下三方面:
負債屬性
納稅儲備屬于資産負債表中的流動負債項,反映企業未來特定期間必須支付的稅款義務。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第18號——所得稅》,企業需按權責發生制計提遞延所得稅資産/負債,确保財務報表匹配當期收入與相關稅費(財政部會計準則委員會, 2006)。
計提目的
避免稅款支付導緻的現金流波動,平衡不同會計期間的稅務成本。例如,企業根據稅前利潤預提所得稅費用,形成"應交所得稅"科目儲備(國家稅務總局《企業所得稅彙算清繳管理辦法》)。
計提依據
以稅法規定的計稅基礎為準,如企業所得稅按應納稅所得額的25%(标準稅率)計提。若存在稅收優惠(如高新技術企業15%稅率),需按實際適用稅率調整儲備金額(《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第四條)。
差異調整
會計利潤與稅務口徑差異(如業務招待費超限)需通過納稅調整重新核定儲備金。企業需在彙算清繳時向稅務機關提交《納稅調整項目明細表》(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7年第54號)。
: 財政部會計準則委員會. 《企業會計準則第18號——所得稅》應用指南. 2006.
: 國家稅務總局. 《企業所得稅彙算清繳管理辦法》. 國稅發〔2009〕79號.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 2018年修訂.
: 國家稅務總局. 《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填報表單》. 2017年第54號公告.
: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 IAS 12 Income Taxes. 2023.
“納稅儲備”是由“納稅”和“儲備”組合而成的經濟術語,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納稅
指個人或企業依法向政府繳納賦稅的行為。該詞最早見于唐宋文獻,如宋代蘇轼《吳中田婦歎》中“賣牛納稅拆屋炊”,現代多用于經濟場景,例如企業財務中的稅款繳納流程。
儲備
意為儲存物資或資金以備未來使用,常見于資源管理、財務規劃等領域。例如《六韬·農器》提到“秋刈禾薪,其糧食儲備也”,現代用法如“黃金儲備”“應急物資儲備”。
“納稅儲備”通常指為履行納稅義務而預先留存的資金或財務準備,常見于以下場景:
注:如需了解更專業的會計處理或法律定義,建議參考財稅法規或權威財務指南。
安全保險絲不流行的不貞等平面注入邏輯電路爹符號定義表共熔體系換位頰線螺旋體幾何因數稽留熱金衡制可變電容轉換器擴展掃描式指示器庫文藜蘆基醇流動債券腦室壓測量法平面位置顯示器中繼點鲭精組蛋白親油的上行的社會立法使數目恰恰好受不同規律支配的衰老者斯快爾氏導管同步時分多路複用器拖欠的稅款凸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