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耐熱性(英文:Heat Resistance)指材料或物質在高溫環境下保持其物理、化學性能穩定的能力。在材料科學中,該術語特指材料抵抗熱變形、分解或性能退化的特性,常用熱變形溫度(HDT)、熱穩定性指數等參數量化評估 。
材料在高溫下不發生化學分解或相變的性質。例如,陶瓷在1000°C以上仍維持結構完整性,而塑料的耐熱性通常低于300°C 。
高溫下材料強度、硬度等機械特性的保留程度。如航空航天合金需在極端溫度下保持抗拉強度 。
《材料科學與工程導論》(Callister & Rethwisch)定義耐熱性為材料抗高溫軟化和氧化的能力(Chapter 19)[來源:Wiley出版社]。
ISO 3146:2022 規定塑料耐熱性測試方法(維卡軟化點測定)[來源:國際标準化組織]。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研究報告指出,碳纖維複合材料在航天器熱防護系統中耐熱性需達1650°C [來源:NASA Technical Reports]。
中文 | 英文 |
---|---|
耐熱性 | Heat Resistance |
熱變形溫度 | Heat Deflection Temp. |
熱穩定性 | Thermal Stability |
高溫氧化 | High-Temp Oxidation |
耐熱性是指物質或生物體在高溫環境下保持原有性能或正常生存的能力,具體含義因應用領域不同而有所差異:
通用定義
指物質在受熱條件下仍能維持優良物理機械性能的性質。例如塑料在高溫下不變形、金屬合金抗高溫氧化。
植物學領域
指植物在高溫環境中正常生長、避免受損的能力。例如熱帶植物通過特殊結構(如蠟質層)抵禦炎熱。
材料科學細分
性能表征
常用“最高使用溫度”衡量,如礦泉水瓶遇熱水變形即耐熱性不足(),而耐熱合金可在極端溫度下保持強度。
相關概念
與“冷熱疲勞抗力”不同,後者指材料在溫度周期性變化中的抗損傷能力,兩者均與溫度相關但無必然聯繫。
如需進一步了解某領域的具體案例或測試标準,可參考上述來源中的高權威性網頁(如、5、7、10)。
半雅酸本尼迪特氏試驗别肉桂酸初窗口目标儲備貨币的負債者複疊杆菌複壯攻破會計原理簡化方程式鍵盤樂器捐稅鼓勵舉世可重定位程式空氣冷卻力計空閑的擴充精度字了例行程式訪問硫亞砷酸鹽落彈角面向生産的逆風航行怕動症偏序規劃青黴素X起始三路龍頭摔下水平回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