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綠蠟英文解釋翻譯、綠蠟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green wax

分詞翻譯:

綠的英語翻譯:

green; viridescence
【醫】 chlor-; chloro-; green

蠟的英語翻譯:

candle; cere; wax
【化】 wax
【醫】 cera; cero-; wax

專業解析

"綠蠟"是一個具有濃厚文學色彩的中文詞彙,并非現代常用語,主要出現在古典詩詞或文學描寫中,用以比喻初生未展的芭蕉葉。其核心意象在于描繪芭蕉新葉卷曲未舒、色澤嫩綠光潤的狀态,如同塗抹了一層細膩的蠟質,故稱“綠蠟”。

從漢英詞典的角度,其釋義和翻譯可參考如下:

  1. 基本釋義與直譯:

    • 中文釋義: 比喻卷曲未展、色澤嫩綠光潤的芭蕉葉。
    • 英文直譯: green wax (字面意思,指其顔色和質感)。
    • 英文意譯/文學對應: emerald scroll (強調其卷曲形态和翠綠顔色), unfurled plantain leaf (描述其狀态和植物種類), young glossy banana leaf (強調其幼嫩和光澤感)。
  2. 文學淵源與經典用例:

    • 該詞最著名的出處是唐代詩人李商隱的《無題》(又名《闆橋曉别》)中的名句:“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 後人錢珝(xǔ)在《未展芭蕉》詩中化用此意,更直接地使用了“綠蠟”的意象:

      冷燭無煙綠蠟幹,芳心猶卷怯春寒。 一緘書劄藏何事,會被東風暗拆看。

    • 在這裡,“冷燭無煙綠蠟幹”就是将未展開的芭蕉葉比作沒有點燃的綠色蠟燭(綠蠟),形象地刻畫出其卷曲、冷峭、光澤的形态和質感。 (此典故廣泛見于各類詩詞鑒賞辭典和文學研究資料,如《唐詩鑒賞辭典》等權威出版物)。
  3. 植物學關聯:

    • 芭蕉葉(特别是新葉)在未展開時确實呈緊密的卷筒狀,表面光滑,帶有蠟質光澤,尤其在陽光下或雨後,其嫩綠色澤顯得格外油亮、潤澤,非常符合“綠蠟”的比喻。植物學上常用“glabrous”(光滑無毛)和“waxy”(蠟質的)來描述某些植物葉片的表面特征。 (植物學描述可參考《中國植物志》或相關權威植物學網站如“中國自然标本館” CFH)。
  4. 文化意蘊與使用場景:

    • “綠蠟”一詞承載了豐富的文學想象和情感寄托。它常用來:
      • 描繪早春或特定情境下植物的生機與嬌嫩。
      • 象征含蓄、未展的心緒或情思(如錢珝詩中“芳心猶卷”)。
      • 營造一種清新、靜谧或略帶清冷的意境。
    • 在現代使用中,它幾乎隻出現在文學創作、詩詞鑒賞、園林描寫或具有古典韻味的文本中,用以喚起特定的審美意象和文化聯想。

總結(漢英詞典視角):

網絡擴展解釋

“綠蠟”是古典文學中用于比喻芭蕉的意象,尤其指其未展開的嫩葉。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含義
    綠蠟原指芭蕉卷曲未展的新葉,因其色澤翠綠、形态似蠟燭而得名。唐代詩人錢珝在《未展芭蕉》中寫道:“冷燭無煙綠蠟幹,芳心猶卷怯春寒”,通過“綠蠟”描繪早春芭蕉葉卷曲的形态,并隱喻少女含蓄未展的情思。

  2. 文學引申
    這一意象在《紅樓夢》中亦有體現。賈寶玉曾作詩“綠玉春猶卷,紅妝夜未眠”,以“綠玉”(即綠蠟)形容芭蕉葉的鮮嫩,暗喻人物情感或才華未完全展露的狀态。

  3. 象征意義
    綠蠟常被賦予雙重寓意:

    • 自然意象:形容芭蕉葉的形态與生命力;
    • 情感隱喻:借未展的葉心比喻少女内斂的芳心或文人待顯的抱負。
  4. 其他說法辨析
    部分非權威資料提到“綠蠟”可能為詩人杜撰,或引申為“翡翠般的蠟燭”,但此說法缺乏廣泛文獻支持,建議以經典詩文用例為準。

綠蠟是融合自然觀察與詩意想象的典型意象,多見于唐詩及明清小說,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象征内涵。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保證品變位阈測試接管禅師傳輸檢驗垂滴法打油詩文發菌類方便商店放射烙術關節刀固定頭磁盤過敏素環狀硫化物化學穩定器巨大的肯塔基沙門氏菌冷焦室卵紐羅-布二氏征洛日埃氏征毛塊蒙哄排出口節流炮兵賠禮道歉射碲生産能量的利用滲了碳的體側露髒畸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