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绿蜡英文解释翻译、绿蜡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医】 green wax

分词翻译:

绿的英语翻译:

green; viridescence
【医】 chlor-; chloro-; green

蜡的英语翻译:

candle; cere; wax
【化】 wax
【医】 cera; cero-; wax

专业解析

"绿蜡"是一个具有浓厚文学色彩的中文词汇,并非现代常用语,主要出现在古典诗词或文学描写中,用以比喻初生未展的芭蕉叶。其核心意象在于描绘芭蕉新叶卷曲未舒、色泽嫩绿光润的状态,如同涂抹了一层细腻的蜡质,故称“绿蜡”。

从汉英词典的角度,其释义和翻译可参考如下:

  1. 基本释义与直译:

    • 中文释义: 比喻卷曲未展、色泽嫩绿光润的芭蕉叶。
    • 英文直译: green wax (字面意思,指其颜色和质感)。
    • 英文意译/文学对应: emerald scroll (强调其卷曲形态和翠绿颜色), unfurled plantain leaf (描述其状态和植物种类), young glossy banana leaf (强调其幼嫩和光泽感)。
  2. 文学渊源与经典用例:

    • 该词最著名的出处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无题》(又名《板桥晓别》)中的名句:“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后人钱珝(xǔ)在《未展芭蕉》诗中化用此意,更直接地使用了“绿蜡”的意象: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 在这里,“冷烛无烟绿蜡干”就是将未展开的芭蕉叶比作没有点燃的绿色蜡烛(绿蜡),形象地刻画出其卷曲、冷峭、光泽的形态和质感。 (此典故广泛见于各类诗词鉴赏辞典和文学研究资料,如《唐诗鉴赏辞典》等权威出版物)。
  3. 植物学关联:

    • 芭蕉叶(特别是新叶)在未展开时确实呈紧密的卷筒状,表面光滑,带有蜡质光泽,尤其在阳光下或雨后,其嫩绿色泽显得格外油亮、润泽,非常符合“绿蜡”的比喻。植物学上常用“glabrous”(光滑无毛)和“waxy”(蜡质的)来描述某些植物叶片的表面特征。 (植物学描述可参考《中国植物志》或相关权威植物学网站如“中国自然标本馆” CFH)。
  4. 文化意蕴与使用场景:

    • “绿蜡”一词承载了丰富的文学想象和情感寄托。它常用来:
      • 描绘早春或特定情境下植物的生机与娇嫩。
      • 象征含蓄、未展的心绪或情思(如钱珝诗中“芳心犹卷”)。
      • 营造一种清新、静谧或略带清冷的意境。
    • 在现代使用中,它几乎只出现在文学创作、诗词鉴赏、园林描写或具有古典韵味的文本中,用以唤起特定的审美意象和文化联想。

总结(汉英词典视角):

网络扩展解释

“绿蜡”是古典文学中用于比喻芭蕉的意象,尤其指其未展开的嫩叶。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含义
    绿蜡原指芭蕉卷曲未展的新叶,因其色泽翠绿、形态似蜡烛而得名。唐代诗人钱珝在《未展芭蕉》中写道:“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通过“绿蜡”描绘早春芭蕉叶卷曲的形态,并隐喻少女含蓄未展的情思。

  2. 文学引申
    这一意象在《红楼梦》中亦有体现。贾宝玉曾作诗“绿玉春犹卷,红妆夜未眠”,以“绿玉”(即绿蜡)形容芭蕉叶的鲜嫩,暗喻人物情感或才华未完全展露的状态。

  3. 象征意义
    绿蜡常被赋予双重寓意:

    • 自然意象:形容芭蕉叶的形态与生命力;
    • 情感隐喻:借未展的叶心比喻少女内敛的芳心或文人待显的抱负。
  4. 其他说法辨析
    部分非权威资料提到“绿蜡”可能为诗人杜撰,或引申为“翡翠般的蜡烛”,但此说法缺乏广泛文献支持,建议以经典诗文用例为准。

绿蜡是融合自然观察与诗意想象的典型意象,多见于唐诗及明清小说,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其象征内涵。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保证不苄噻嗪布鲁克内法蛋黄反应单斜槽电伸缩效应浮动管板式加热器更替协议表关税限额归属的过度地继发性损害金属圈极外区可滤过的叩诊吕困住肋骨前的里斯曼氏征尼特灵氢化乳清酸缺席测试热分解扇形征收集效率手抬浇桶输出子程序数值字符天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