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crawler excavator
履帶挖掘機(Crawler Excavator)是一種重型工程機械,其核心特征為采用履帶式行走裝置(Track-type Undercarriage)替代輪式底盤,通過液壓系統驅動工作裝置(如鏟鬥、動臂)進行土方挖掘、物料搬運等作業。其名稱中:
行走系統
履帶由驅動輪、支重輪、履帶闆及張緊裝置組成,動力由液壓馬達傳遞,實現低速高扭矩移動,接地面積比輪式機械大30%-50%,顯著減少地面沉降。
工作裝置
采用三關節液壓系統(動臂、鬥杆、鏟鬥),支持多自由度精準操作。例如:
動力與傳動
現代機型多配置渦輪增壓柴油機(如康明斯QSL9系列),功率範圍120-450 kW,通過先導液壓系統(Pilot Hydraulic Control)實現精細動作調節。
參數類型 | 典型範圍/描述 | 工程意義 |
---|---|---|
工作重量 | 15-800噸 | 決定接地壓力與穩定性 |
鏟鬥容量 | 0.1-10 m³ | 直接影響單次作業效率 |
最大挖掘深度 | 6-20米 | 關鍵工況適應能力指标 |
爬坡能力 | 35°-70%(約19°-35°傾角) | 體現複雜地形通過性 |
設計遵循ISO 6165:2012《土方機械基本類型術語》對液壓挖掘機的分類定義,安全規範參照ISO 20474(土方機械安全要求)及GB/T 25695-2010(中國履帶式液壓挖掘機标準)。
$$P = frac{W}{2bL}$$
其中 (P) 為接地比壓(kPa),(W) 為整機重量(N),(b) 為履帶寬(m),(L) 為履帶接地長度(m)。
來源說明:
《英漢工程機械圖解詞典》(機械工業出版社,2018)
《液壓挖掘機系統設計與控制技術》(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2020)
ISO 6165:2012 國際标準術語定義
中國國家标準GB/T 25695-2010
《工程機械設計手冊》(同濟大學出版社,2019)
履帶挖掘機是一種以履帶為行走裝置的工程機械,主要用于土方挖掘、物料搬運等作業。以下是其核心信息的綜合解析:
定義
履帶挖掘機通過履帶底盤實現移動,配備液壓系統驅動工作裝置(如鏟鬥、動臂),適用于複雜地形。其核心優勢在于高穩定性和強地形適應性,能在泥濘、崎岖等惡劣環境中作業。
主要結構
核心功能
適用場景
廣泛用于建築工地、礦山開采、道路建設及地下工程(如地鐵隧道)。
分類方式
優勢特點
如需更詳細的技術參數或型號對比,可參考工程機械專業平台(如)。
波希鼠李液狀石蠟乳劑布坦坦沙門氏菌查特頓化合物沖突率電氣工低級程式設計設施多離子選擇浮渣擋闆供應品海洋區域含水量畫報混合指數肩胛肱骨的酒精定量計抗包柔氏旋體素離别留意的夢呓坯革堆放間輕微偷竊奇偶校驗碼取樣周期上向貿易設立碼頭使船沉沒思睡的胎記烴氣再轉化圖形程式設計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