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crawler excavator
履带挖掘机(Crawler Excavator)是一种重型工程机械,其核心特征为采用履带式行走装置(Track-type Undercarriage)替代轮式底盘,通过液压系统驱动工作装置(如铲斗、动臂)进行土方挖掘、物料搬运等作业。其名称中:
行走系统
履带由驱动轮、支重轮、履带板及张紧装置组成,动力由液压马达传递,实现低速高扭矩移动,接地面积比轮式机械大30%-50%,显著减少地面沉降。
工作装置
采用三关节液压系统(动臂、斗杆、铲斗),支持多自由度精准操作。例如:
动力与传动
现代机型多配置涡轮增压柴油机(如康明斯QSL9系列),功率范围120-450 kW,通过先导液压系统(Pilot Hydraulic Control)实现精细动作调节。
参数类型 | 典型范围/描述 | 工程意义 |
---|---|---|
工作重量 | 15-800吨 | 决定接地压力与稳定性 |
铲斗容量 | 0.1-10 m³ | 直接影响单次作业效率 |
最大挖掘深度 | 6-20米 | 关键工况适应能力指标 |
爬坡能力 | 35°-70%(约19°-35°倾角) | 体现复杂地形通过性 |
设计遵循ISO 6165:2012《土方机械基本类型术语》对液压挖掘机的分类定义,安全规范参照ISO 20474(土方机械安全要求)及GB/T 25695-2010(中国履带式液压挖掘机标准)。
$$P = frac{W}{2bL}$$
其中 (P) 为接地比压(kPa),(W) 为整机重量(N),(b) 为履带宽(m),(L) 为履带接地长度(m)。
来源说明:
《英汉工程机械图解词典》(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
《液压挖掘机系统设计与控制技术》(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20)
ISO 6165:2012 国际标准术语定义
中国国家标准GB/T 25695-2010
《工程机械设计手册》(同济大学出版社,2019)
履带挖掘机是一种以履带为行走装置的工程机械,主要用于土方挖掘、物料搬运等作业。以下是其核心信息的综合解析:
定义
履带挖掘机通过履带底盘实现移动,配备液压系统驱动工作装置(如铲斗、动臂),适用于复杂地形。其核心优势在于高稳定性和强地形适应性,能在泥泞、崎岖等恶劣环境中作业。
主要结构
核心功能
适用场景
广泛用于建筑工地、矿山开采、道路建设及地下工程(如地铁隧道)。
分类方式
优势特点
如需更详细的技术参数或型号对比,可参考工程机械专业平台(如)。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