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納爾氏綜合征英文解釋翻譯、霍納爾氏綜合征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Bernard-Horner syndrome
分詞翻譯:
霍的英語翻譯:
quickly; suddenly
納的英語翻譯:
accept; admit; receive
【計】 nano
爾的英語翻譯:
like so; you
氏的英語翻譯:
family name; surname
綜合征的英語翻譯:
【醫】 complex; symptom complex; symptom grouping; symptom-complex
symptom-group; symptomes complice; syndrome
專業解析
霍納爾氏綜合征(Horner's Syndrome),也稱為霍納綜合征(Horner Syndrome)或頸交感神經麻痹綜合征,是一種因交感神經通路受損導緻的臨床症候群。其主要特征表現為病變同側(單側)眼部的三聯征:
- 瞳孔縮小(Miosis):患側瞳孔明顯小于健側,且在昏暗光線下擴大反應遲鈍。這是因為支配瞳孔開大肌的交感神經功能喪失,導緻瞳孔括約肌(副交感支配)相對占優勢。
- 眼睑下垂(Ptosis):表現為患側上眼睑輕度下垂(不完全性下垂)。這是由于支配Müller肌(提上睑肌的平滑肌部分)的交感神經受損所緻。
- 面部無汗(Anhidrosis):患側面部(特别是前額和眼周區域)出汗減少或完全停止。這是支配面部汗腺的交感神經纖維功能障礙的結果。
英文術語對照與核心含義:
- 霍納爾氏綜合征 (Huò nà ěr shì zōnghézhēng): 這是中文标準醫學術語譯名。
- Horner's Syndrome / Horner Syndrome: 英文标準名稱,以瑞士眼科醫生Johann Friedrich Horner的名字命名,他于1869年首次詳細描述了該綜合征。
- Oculosympathetic Palsy: 英文同義詞,直譯為“眼交感神經麻痹”,更精确地描述了其病理本質——眼交感神經通路的麻痹或中斷。
- Bernard-Horner Syndrome: 另一個同義詞,同時提及了法國生理學家Claude Bernard的早期貢獻。
發病機制與解剖基礎:
交感神經通路從下丘腦發出,下行經過腦幹、脊髓(C8-T2水平的睫狀脊髓中樞),再上行通過頸交感神經鍊(頸上神經節是其重要中轉站),最終支配眼部的瞳孔開大肌、Müller肌以及面部的汗腺和血管。這條通路上任何部位的損傷(中樞性、節前性或節後性)均可導緻霍納綜合征。
常見病因:
霍納綜合征本身不是一種疾病,而是其他潛在疾病的征象。病因複雜多樣,需根據損傷部位判斷:
- 中樞性損傷(第一級神經元): 腦幹卒中(如Wallenberg綜合征)、腫瘤、多發性硬化、脊髓空洞症、頸部外傷等。
- 節前性損傷(第二級神經元): 最常見于肺尖部病變(如Pancoast瘤)、頸部創傷(包括醫源性損傷如頸内靜脈穿刺、臂叢麻醉)、鎖骨下動脈瘤、頸椎病、轉移性腫瘤等。
- 節後性損傷(第三級神經元): 頸内動脈夾層(尤其伴有同側頭面部或頸部疼痛時需高度警惕)、海綿窦病變、叢集性頭痛、中耳炎、頸部手術或外傷累及頸上神經節等。
診斷與臨床意義:
霍納綜合征的診斷主要依靠典型的臨床表現。醫生會進行詳細的神經系統檢查和眼科檢查。輔助檢查可能包括:
- 藥物試驗(如可卡因滴眼試驗、羟苯丙胺滴眼試驗): 幫助定位損傷是節前還是節後。
- 影像學檢查(MRI、CT、血管成像): 根據懷疑的病因選擇,用于尋找腦幹、脊髓、胸部(尤其是肺尖)、頸部血管或結構的病變。
重要性:
發現霍納綜合征具有重要的臨床警示意義,因為它常提示其背後存在需要緊急處理或密切關注的潛在疾病,特别是肺尖部腫瘤(如Pancoast瘤)和頸内動脈夾層。
權威醫學參考來源:
- UpToDate臨床顧問: 提供詳細的病因、病理生理、診斷評估和治療策略的循證醫學綜述。
- 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 - MedlinePlus / Genetics Home Reference: 提供面向患者和醫療人員的概述性、可靠信息。
- 梅奧診所(Mayo Clinic): 提供權威、易懂的疾病症狀、原因、診斷和治療信息。
- 默沙東診療手冊(專業版): 提供全面、深入的醫學專業知識,涵蓋神經眼科疾病。
- 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 / 眼科學分會相關指南: 提供符合中國臨床實踐的診斷和治療建議(具體指南名稱需查閱最新發布)。
- 《神經病學》教科書(如Bradley and Daroff's Neurology in Clinical Practice): 經典教科書提供詳盡的病理生理和臨床知識。
(注:為符合原則并确保權威性,以上引用了國際公認的權威醫學信息平台、專業學會和經典教科書作為知識來源。具體鍊接因平台限制無法直接提供,但用戶可通過搜索上述來源名稱輕松找到其官方網站獲取詳細信息。)
網絡擴展解釋
霍納氏綜合征(Horner Syndrome)是一種因交感神經通路受損引發的神經系統綜合征,主要影響眼部及面部功能。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析:
一、定義與發病機制
霍納氏綜合征由交感神經通路(從中樞到眼部的路徑)受損引起。交感神經負責調控瞳孔擴張、眼睑張力及面部汗腺活動,其損傷會導緻神經支配失衡,表現為特征性三聯征。
二、病因分類
根據損傷位置,分為三類:
- 中樞性障礙(第一階):腦幹、脊髓或下丘腦病變,如腦卒中、腫瘤或脊髓損傷。
- 節前障礙(第二階):頸部或胸部病變,如肺尖腫瘤、創傷、淋巴結腫大。
- 節後障礙(第三階):頸動脈鞘或眼眶周圍損傷,如頸動脈夾層、手術并發症。
三、典型臨床表現
- 眼部症狀
- 瞳孔縮小(患側比對側小1-2mm)
- 上睑下垂(眼裂變窄)及下眼睑輕度上擡
- 眼球内陷(眼眶脂肪交感神經支配喪失)
- 第三眼睑(瞬膜)突出(犬類常見,人類偶見)
- 面部症狀
- 患側面部無汗或少汗(同側汗腺功能抑制)
- 面部潮紅或血管收縮異常(偶發)
四、診斷與治療
- 診斷方法
- 藥理試驗:使用可卡因滴眼液判斷瞳孔反應,輔助定位損傷階段。
- 影像學檢查:MRI、CT或血管造影排查腫瘤、血管病變等潛在病因。
- 治療原則
- 針對病因治療,如切除腫瘤、抗炎或修複血管損傷。
- 若為特發性(無明顯病因),可能自行緩解,需定期隨訪。
補充說明
霍納氏綜合征本身并非獨立疾病,而是多種疾病(如腫瘤、外傷、感染)的繼發表現,及時明确病因對預後至關重要。若出現上述症狀,建議盡早就診神經科或眼科。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标號的床突間孔穿接催汗的電泳分析笛卡兒坐标敦實分批成本分類帳浮動電位符號表抽象化輻射生物物理學國事甲氧甲基化作用甲狀腺素鈉快貝爾眶下裂立體異位的毛損免除債務的證書耐火土盤形擋闆平價彙率破損津貼曲柄使成文法化適應控制器斯特恩氏試驗搪瓷器皿同向催化劑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