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Artemisia annua L.
【醫】 Thermopsis fabacea DC.
黃花蒿(Artemisia annua)是菊科蒿屬一年生草本植物,其漢英詞典釋義需結合植物學特征、傳統用途及現代研究綜合闡述。
一、植物學定義
黃花蒿學名Artemisia annua L.,英文通稱Sweet Wormwood或Annual Wormwood。莖直立,高可達2米,葉片羽狀深裂,頭狀花序呈圓錐狀排列,花果期7-10月。該植物廣泛分布于亞洲、歐洲及北美洲溫帶地區(來源:中國植物志)。
二、傳統中醫藥應用
《本草綱目》記載黃花蒿“治瘧疾寒熱”,其幹燥地上部分稱“青蒿”,性寒味苦,歸肝膽經,具清熱解暑、退虛熱功效(來源:《中華本草》)。需注意與同屬近緣種“青蒿”(A. carvifolia)區别,二者在化學成分上存在顯著差異。
三、現代藥理學價值
1972年屠呦呦團隊從黃花蒿中提取青蒿素(Artemisinin),該化合物通過産生自由基破壞瘧原蟲膜結構,成為WHO推薦的一線抗瘧藥物。2023年全球青蒿素類藥物需求量超3.5億療程(來源:WHO瘧疾報告)。
四、分子生物學特征
基因組測序顯示,黃花蒿含有特殊細胞器腺毛,其分泌的倍半萜合酶是青蒿素生物合成關鍵酶。近年通過CRISPR技術已實現青蒿素含量提升至2.4%(野生型僅0.1-1%)(來源:Nature Biotechnology)。
五、文化符號意義
在英語文獻中,黃花蒿常被稱作“Chinese Herb”代表東方智慧,其抗瘧成就被寫入多國醫學教材。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獎詞特别強調其“從傳統草藥到現代藥物的轉化範例”地位(來源:諾貝爾獎官網)。
黃花蒿是一種具有重要藥用價值的植物,以下從多個方面進行詳細解釋:
黃花蒿的學名為Artemisia annua Linn.,屬菊科蒿屬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其别稱包括草蒿、青蒿、臭蒿等,但需注意植物學中“黃花蒿”與中藥“青蒿”常存在名稱混淆現象。
全草入藥,主要功效包括:
廣泛分布于中國全境及歐亞溫帶地區,喜溫暖、陽光充足的環境,忌水浸和蔭蔽。
盡管中藥習稱“青蒿”,但植物學中嚴格以“黃花蒿”指代Artemisia annua,需注意文獻中的名稱差異。
以上内容綜合了植物學特征、傳統藥用及現代研究,更多詳細分類信息可參考《中國植物志》或權威藥典。
鼻沖洗不疊菖蒲苷差異的車葉草齒面寬多受體反射因數敷金屬光潤股的厚殼桂堿磺氨酸傑出的寄生目聚殲跨距記錄擴散晶體管羅馬馬斯肯氏張力計爬山法胚外的千分之一微伏掃描擴大器栓水楊酸羟乙烷絲束通用寄存器地址推銷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