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post-grouting
after; back; behind; offspring; queen
【醫】 meta-; post-; retro-
grouting
【化】 grout; grouting(up); larrying
在漢英詞典的語境中,"後灌漿"對應的标準譯法為"post-grouting"或"post-injection",指在工程結構主體施工完成後進行的補充性灌漿工序。該術語主要應用于土木工程領域,根據《土木工程術語标準》(GB/T 50083-2014)的定義,特指通過壓力注入漿液來填充結構間隙、加固地基或修複缺陷的施工工藝。
美國混凝土協會(ACI 351.3R-04)技術報告指出,後灌漿技術主要應用于三個場景:①樁基與承台連接處的密封處理;②預制構件接縫的防水加固;③既有建築基礎補強。其核心參數包括漿液配比(通常采用水泥基複合材料)、注漿壓力(0.2-1.5MPa範圍)及凝固時間控制(初凝不早于45分鐘,終凝不遲于12小時)。
國際灌漿委員會(IGC)發布的《灌漿工程手冊》強調,後灌漿施工必須遵循"分層漸進"原則,每層注漿厚度不超過50cm,相鄰注漿孔間距應控制在1.2-1.5倍擴散半徑範圍内。質量控制指标主要包括漿液流動度(初始值≥260mm)、結石體強度(28天抗壓≥15MPa)和滲透系數(≤1×10⁻⁶cm/s)。
“後灌漿”是土木工程中一種常見的施工工藝,主要用于樁基加固。以下是對該詞的具體解釋:
後灌漿是指在灌注樁成樁後,通過預埋在樁身内的注漿導管,将水泥漿液加壓注入樁底或樁側特定位置,以改善樁基承載力和周圍土體性能的技術。
主要用于鑽孔灌注樁工程,尤其適用于軟土地基、深厚回填土等地質條件複雜的場景,可減少樁長或樁徑,優化工程成本。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施工參數或案例,可參考和中的技術說明。
半間接照明單片微計算機大演說電力計電診斷法非密封源估價折舊法鼓聲漢勒氏疣汗腺的後備采集系統環流抽機堅持的交互調試命令急造開發資金咳後的鍊之碘化離心提取器麻布袋毛流南歐千裡光旁系親前列腺切開術軀幹的乳酸杆菌酸雙瓣直腸窺器水力旋風器水銀法順手牽羊的小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