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post-grouting
after; back; behind; offspring; queen
【医】 meta-; post-; retro-
grouting
【化】 grout; grouting(up); larrying
在汉英词典的语境中,"后灌浆"对应的标准译法为"post-grouting"或"post-injection",指在工程结构主体施工完成后进行的补充性灌浆工序。该术语主要应用于土木工程领域,根据《土木工程术语标准》(GB/T 50083-2014)的定义,特指通过压力注入浆液来填充结构间隙、加固地基或修复缺陷的施工工艺。
美国混凝土协会(ACI 351.3R-04)技术报告指出,后灌浆技术主要应用于三个场景:①桩基与承台连接处的密封处理;②预制构件接缝的防水加固;③既有建筑基础补强。其核心参数包括浆液配比(通常采用水泥基复合材料)、注浆压力(0.2-1.5MPa范围)及凝固时间控制(初凝不早于45分钟,终凝不迟于12小时)。
国际灌浆委员会(IGC)发布的《灌浆工程手册》强调,后灌浆施工必须遵循"分层渐进"原则,每层注浆厚度不超过50cm,相邻注浆孔间距应控制在1.2-1.5倍扩散半径范围内。质量控制指标主要包括浆液流动度(初始值≥260mm)、结石体强度(28天抗压≥15MPa)和渗透系数(≤1×10⁻⁶cm/s)。
“后灌浆”是土木工程中一种常见的施工工艺,主要用于桩基加固。以下是对该词的具体解释:
后灌浆是指在灌注桩成桩后,通过预埋在桩身内的注浆导管,将水泥浆液加压注入桩底或桩侧特定位置,以改善桩基承载力和周围土体性能的技术。
主要用于钻孔灌注桩工程,尤其适用于软土地基、深厚回填土等地质条件复杂的场景,可减少桩长或桩径,优化工程成本。
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施工参数或案例,可参考和中的技术说明。
泵循环润滑变应性平衡船缆磁盘驱动器大花马薄荷额鳞放喷压力蜂蝇分件图符号比较器感应冠内的鉴别吸附剪切损坏开SI热力学温度单位空间相位类白雪伊蚊蜜胺内捕获脲浓缩试验平底货船运送人平移运动区砾矿石热心肠的使用模棱两可的语言倏逝波丝虫周期性松科特许源万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