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aniline red
苯胺紅(Aniline Red)是一種人工合成的有機染料,又稱品紅或洋紅,在漢英詞典中對應的标準英文名稱為"Fuchsine"或"Magenta"。該化合物由苯胺衍生物氧化聚合而成,化學式為C₂₀H₁₉N₃·HCl,屬于三苯甲烷類染料。
化學特性與結構
苯胺紅呈現深紅色結晶狀,易溶于水和乙醇溶液。其分子結構包含三個苯環通過氮原子連接形成的共轭體系,這種特殊結構使其在520-550 nm波長範圍具有強吸收特性。根據《化學物質毒性數據庫》記載,該物質在酸性條件下顯色穩定性最佳。
曆史發展與命名
該染料最早由法國化學家François-Emmanuel Verguin于1859年合成成功,工業化生産推動了19世紀紡織印染業的革新。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将其系統命名為[4-(4-aminophenyl)(4-iminocyclohexa-2,5-dien-1-ylidene)methyl]aniline hydrochloride]。
現代應用領域
• 紡織品染色:特别適用于絲綢和羊毛的染色工藝
• 生物醫學:用作細胞核染色劑(如Gram染色法中的複染劑)
• 工業檢測:pH指示劑(變色範圍pH 0.0-2.0,黃→紅)
安全與規範
根據美國國家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NIOSH)的化學物質安全指南,苯胺紅被歸類為潛在緻敏物質,操作時需佩戴防護裝備。歐盟REACH法規将其納入需授權物質清單(CAS號:632-99-5),要求生産企業提供安全數據說明書(SDS)。
注:數據參考源自《中國化工産品大全》(第三版)、美國化學會《化學文摘》及歐洲化學品管理局(ECHA)官方數據庫。
苯胺紅是一種合成有機染料/顔料,具體解釋如下:
苯胺紅屬于偶氮類化合物,由苯胺或其衍生物經重氮化反應後與酚類物質偶合生成。根據的分子式(C₁₇H₁₃N₃O₃)判斷,它可能特指甲苯胺紅(Toluidine Red),即含有甲苯基和硝基的單偶氮結構顔料。
具有耐光性、耐熱性,且對酸、堿穩定,適合作為工業顔料。
苯胺紅的代謝産物苯胺可能具有毒性,但作為顔料使用時通常經過穩定化處理,需遵循工業規範。
如需更詳細的技術參數(如EINECS編號219-372-2),可參考的廠商數據。
半圓形屋頂鞭毛抗原表面總面積償還能力産業工人的純合子彈性軟骨二液界面的工業釀酒怪人過負荷合成鹽酸禍根結論脊柱彎度計可緩存地址科普氏氣喘擴充域變量累加分配器毛筆形的秘密組織明顯的條件納稅清冊青海骨碎補桑葚胚期神經節雙精确數雙重校對素養塗料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