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usability data
【機】 availability; available
data
【計】 D; data
【化】 data
【經】 data; datum; figure; quantitative data
在漢英詞典框架下,"可用性數據"(Usability Data)指通過系統化方法收集的、用于評估産品或服務用戶友好性的量化與質性信息組合。該術語對應英文"usability"核心定義為"the degree to which a system can be used by specified users to achieve specified goals with effectiveness, efficiency, and satisfaction in a particular context"(ISO 9241-11标準。
主要包含三個維度:
在實踐應用中,可用性數據通過眼動追蹤、啟發式評估、用戶訪談等多模态方法采集(人機交互協會ACM SIGCHI指南,為産品疊代提供實證依據。權威機構建議遵循ISO/IEC 25062标準建立數據采集規範,确保結果的信效度(國際标準化組織技術報告。
“可用性數據”這一表述需要根據上下文拆解為兩個關聯概念的理解:可用性(Availability)和數據(Data)。以下是分層次的解釋:
可用性通常指系統或服務在指定時間内正常運行的時間占比,是衡量可靠性的核心指标。其核心定義和計算方法如下:
數學公式:
$$ text{可用性} = frac{text{系統正常運行時間}}{text{總運行時間}} times 100% $$
例如,99.9%的可用性表示一年中停機時間不超過8.76小時()。
評估維度:
指數據在需要時可被有效訪問和使用的能力,強調數據的質量與可操作性。其關鍵維度包括:
核心要素:
實現手段:
在特定場景下,可能指用于衡量系統可用性的指标數據,例如:
丙酸菌屬撥款決議辭退電荷密度差圖鍍鋅脆性放大油嘴發射台肺腹膜的分子旋光度父子映象國境骨性鼻黃零陵香換新債券會陰尿道造口術呼吸氣檢尿法結出帳目餘額卡波克斯鉛銻合金脈沖恐慌牛盤尾絲蟲女陪審員泡沫半衰期捧場頻繁地燃料的大氣自動調節器實際需要四線增音器投射系統圍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