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串行性英文解釋翻譯、可串行性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計】 serializability
分詞翻譯:
可的英語翻譯:
approve; but; can; may; need; yet
串的英語翻譯:
bunch; cluster; get things mixed; skewer; strand; string together
行的英語翻譯:
all right; business firm; profession; capable; carry out; prevail; conduct; go
travel; range; row; soon
【計】 row
【醫】 dromo-
【經】 line
專業解析
可串行性(Serializability)的漢英詞典角度詳解
在計算機科學(特别是數據庫與事務處理領域)中,“可串行性”是一個核心概念,其中文術語直接對應英文術語Serializability。
-
術語構成與基本含義:
- 中文解析: “可串行性”由“可”、“串行”、“性”三部分構成。
- “可”表示“能夠”、“可以”。
- “串行”指“一個接一個地按順序進行”,與“并行”相對。
- “性”表示“性質”、“特性”。
- 因此,“可串行性”的字面含義是“能夠按順序(串行)執行的性質”。在技術語境下,它特指一組并發執行的事務(Transactions)最終産生的結果,等價于(看起來像是)這些事務按某種順序一個接一個(串行)執行所産生的結果。這種等價性是衡量并發事務執行正确性的重要标準。
- 英文解析:Serializability 由形容詞Serializable(可串行化的)派生而來,名詞後綴
-ity
表示“性質”或“狀态”。其核心含義與中文一緻:The property of a schedule (history) of transactions being equivalent to some serial schedule. 即事務調度(執行曆史)具有等價于某個串行調度的性質。
-
技術内涵與重要性:
- 可串行性是數據庫管理系統(DBMS)實現事務隔離性(Isolation) 的關鍵目标。它确保即使多個事務同時(并發)訪問和修改數據庫,最終的結果也不會出現沖突或錯誤,如同它們按某種先後順序執行一樣。
- 它是并發控制機制(Concurrency Control) 設計和驗證的理論基礎。常見的并發控制協議,如兩階段鎖協議(Two-Phase Locking, 2PL) 和基于時間戳排序的協議(Timestamp Ordering),其目的就是确保産生的調度是可串行的。
- 可串行性保證了數據庫的一緻性(Consistency),防止出現諸如丢失更新(Lost Update)、髒讀(Dirty Read)、不可重複讀(Non-repeatable Read)、幻讀(Phantom Read)等并發異常現象。
-
實現機制簡述:
- 為了實現可串行性,DBMS 通常采用鎖(Locks) 或多版本并發控制(MVCC) 等技術來管理對數據項的并發訪問。這些機制通過協調事務對數據的讀寫順序,強制使并發執行的事務交錯(Interleaving)看起來像是某種串行順序的執行。
權威參考來源:
- 《數據庫系統概念》(Database System Concepts) - Abraham Silberschatz, Henry F. Korth, S. Sudarshan 著。這是數據庫領域的經典教材,對事務、并發控制及可串行性有系統闡述。(參考章節:并發控制)ISBN-13: 978-0073523323
- 《事務處理:概念與技術》(Transaction Processing: Concepts and Techniques) - Jim Gray, Andreas Reuter 著。事務處理領域的奠基性著作,深入探讨了可串行性及其實現。(參考章節:并發控制基礎)ISBN-13: 978-1558601901
- ACM(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與 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相關标準與文獻: 這些組織發布的計算機科學标準和研究論文是定義和讨論諸如可串行性等核心概念的重要場所。例如,可串行性的形式化定義常見于這些組織的出版物中。
- 事務處理技術委員會(TPC, Transaction Processing Performance Council): 雖然 TPC 主要關注性能基準測試,但其基準規範(如 TPC-C)隱含要求數據庫系統必須支持可串行性隔離級别以保證結果的正确性,側面印證了該概念在工業實踐中的核心地位。
網絡擴展解釋
可串行性是數據庫并發控制中的核心概念,用于确保多個事務并發執行時的正确性。其核心定義和要點如下:
一、基本定義
可串行性(Serializability)指:多個事務的并發調度執行結果,必須與按某一次序串行執行這些事務的結果相同。這種調度稱為可串行化調度,是判斷并發調度正确性的準則。
二、核心作用
- 正确性保障:若并發調度不可串行化,可能導緻數據不一緻(如丢失修改、髒讀等問題)。
- 沖突處理依據:通過沖突操作(如不同事務對同一數據的讀寫或寫寫操作)的順序控制,确保結果等價于串行執行。
三、分類與判定
-
沖突可串行化(充分條件):
- 若調度通過交換非沖突操作(如不同事務對非重疊數據的操作)能轉換為串行調度,則屬于沖突可串行化。
- 例如:事務T1讀A、寫A,事務T2讀B、寫B,交換兩者的非沖突操作後可能形成串行順序。
-
實際可串行化(等價性判定):
- 即使不滿足沖突可串行化,隻要最終結果與某串行調度一緻,仍視為可串行化(需通過更複雜的等價性驗證)。
四、示例說明
假設事務T1和T2分别執行:
- T1:讀B → A=B+1 → 寫A
- T2:讀A → B=A+1 → 寫B
若A、B初始值均為2:
- 串行執行T1→T2:結果A=3,B=4。
- 可串行化調度:并發執行結果需與此一緻,否則視為錯誤。
五、擴展概念
- 嚴格可串行化:在可串行化基礎上,還需滿足時間順序約束(如事務提交順序與實際效果一緻),被認為是更高标準的“黃金準則”。
通過可串行性,數據庫系統能夠在并發場景下兼顧性能與數據一緻性,避免因操作交錯導緻邏輯錯誤。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暗娼不産吲哚大腸杆菌測水滴定法差向立體構化吹管反應電視數據譯碼杜隆-珀蒂定律酚硫酸鉀格裡尼亞氏試劑滾子輸送機台紅細胞發生不能的紅細胞抗體補體加附注卡因卡酸卵形梭狀芽胞杆菌脈絡膜切除術明示協議抹香鲸科捏造藉口哌吡二氮┳全權委任區部距離弱收斂三路開關升降線神經頰囊數值位同形違反法律規定危險截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