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杜隆-珀蒂定律英文解釋翻譯、杜隆-珀蒂定律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Dulong-Petit law

分詞翻譯:

杜的英語翻譯:

prevent; shut out; stop

隆的英語翻譯:

grand; intense; swell; thriving

蒂的英語翻譯:

【醫】 pedicel; pedicle; pediculus; peduncle; pedunculus; stalk

定律的英語翻譯:

law
【化】 law
【醫】 law

專業解析

杜隆-珀蒂定律(Dulong–Petit law)是固體物理學中的經典熱力學定律,描述了晶體物質在高溫條件下的摩爾熱容特性。該定律指出:大多數單原子晶體的摩爾熱容在高溫下趨近于恒定值,約為24.9 J/(mol·K),即近似等于3倍的氣體常數R(R≈8.314 J/(mol·K))。

核心公式

定律的數學表達式為: $$ C_m = 3R $$ 其中$C_m$為摩爾熱容,$R$為理想氣體常數。

曆史背景

該定律由法國化學家皮埃爾·杜隆(Pierre Louis Dulong)和物理學家阿列克西·泰雷茲·珀蒂(Alexis Thérèse Petit)于1819年通過實驗共同提出,首次通過銅、鐵等金屬的比熱數據驗證了規律性。這一發現為後續的量子力學理論(如愛因斯坦模型和德拜模型)奠定了基礎。

應用條件與局限性

  1. 適用條件:僅在高溫(接近或高于德拜溫度)時成立,此時原子振動能級充分激發。
  2. 例外情況:輕元素(如硼、碳)因原子間結合力較強,在常溫下即偏離該定律。
  3. 量子修正:低溫時需用量子理論解釋熱容隨溫度下降的現象,經典理論失效。

現代延伸

該定律的偏差推動了固體比熱理論的發展,例如:

權威參考資料可參見美國物理聯合會(AIP)出版的《熱物理學基礎》及《大英百科全書》相關詞條。

網絡擴展解釋

杜隆-珀蒂定律(Dulong-Petit law)是描述結晶态固體摩爾熱容的經典定律,由法國化學家皮埃爾·路易·杜隆和阿列克西·泰雷茲·珀蒂于1819年提出。以下是其核心内容和相關解釋:

1.定律内容

2.理論依據

基于經典統計力學的能量均分定理,每個原子在三維空間中有3個振動自由度,每個自由度貢獻 ( frac{1}{2}k_B T ) 的能量(( k_B ) 為玻爾茲曼常數)。因此,1摩爾原子的總熱容為:
$$ C = 3N_A k_B = 3R $$
(( N_A ) 為阿伏伽德羅常數)。

3.適用範圍與局限性

4.應用與意義

示例數據(高溫下摩爾熱容)

晶體 熱容 [J/(mol·K)]
24.7
25.5
24.3

(數據來源:)

如需進一步了解考普定律(化合物熱容計算)或量子修正模型,可參考相關文獻或擴展資料。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剝削關系被控系統苄基·二辛基氧膦布朗運動凝結作用草菇超負荷運行磁性飽和大量數據檢測提防廢物堆負子句感應揚聲器工傷補助揮金如土者可凝集的口腔導氣管磷酸尿核苷聾點孿生兒尼凡諾生物自生實表拾破爛的人實物稅雙螺帽螺栓算命糖質酸鹽同列的同族凝集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