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基二氏反應英文解釋翻譯、凱-基二氏反應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Keller-Killian reaction
分詞翻譯:
凱的英語翻譯:
triumphant
基的英語翻譯:
base; basic; foundation; key; primary; radix
【化】 group; radical
【醫】 base; basement; group; radical
二的英語翻譯:
twin; two
【計】 binary-coded decimal; binary-coded decimal character code
binary-to-decimal conversion; binary-to-hexadecimal conversion
【醫】 bi-; bis-; di-; duo-
氏的英語翻譯:
family name; surname
反應的英語翻譯:
feedback; reaction; response
【醫】 reaction; response
專業解析
凱-基二氏反應(Kjeldahl-Gunning method)是分析化學中用于定量測定有機物(尤其是蛋白質)中總氮含量的經典标準方法。該名稱來源于丹麥化學家約翰·凱達爾(Johan Kjeldahl)于1883年發明的基本方法,以及後來由 J.W. Gunning 等人進行的改進優化。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核心原理與步驟
- 消化(Digestion):樣品在濃硫酸(H₂SO₄)和催化劑(如硫酸鉀、硫酸銅、硒粉等)存在下,于高溫(約370°C)加熱。此過程将有機氮(如蛋白質中的氨基氮)轉化為無機铵鹽((NH₄)₂SO₄)。
- 反應通式:有機物-N + H₂SO₄ → (NH₄)₂SO₄ + CO₂ + H₂O + SO₂ (及其他産物)
- 蒸餾(Distillation):消化液冷卻後,加入過量濃氫氧化鈉(NaOH)溶液使其呈強堿性。加熱蒸餾,将铵鹽轉化為氨氣(NH₃)蒸出,并用已知濃度的酸(通常是硼酸H₃BO₃)溶液吸收。
- 反應式:NH₄⁺ + OH⁻ → NH₃↑ + H₂O
- 吸收反應:NH₃ + H₃BO₃ → NH₄⁺ + H₂BO₃⁻
- 滴定(Titration):用已知濃度的标準酸(如鹽酸HCl)溶液滴定吸收了氨的硼酸溶液,通過消耗的酸量計算氨的量,進而推算出樣品中的氮含量。
- 滴定反應:H₂BO₃⁻ + H⁺ → H₃BO₃
- 計算:氮含量 (%) = [(V × N × 14.01) / W] × 100
- V = 滴定消耗的标準酸體積 (mL)
- N = 标準酸的當量濃度 (N)
- 14.01 = 氮的原子量
- W = 樣品重量 (mg)
二、應用與重要性
- 蛋白質定量:凱氏定氮法是目前測定食品、飼料、生物樣品等中粗蛋白(Crude Protein)含量的國際标準方法(如AOAC、ISO等)。蛋白質的平均含氮量約為16%,因此測得總氮量乘以換算系數(通常為6.25,即100/16)即可得到樣品中粗蛋白含量。
- 其他含氮化合物:也可用于測定肥料、廢水、土壤等中的總氮含量。
- 标準地位:因其準确性和可靠性,凱-基二氏反應被廣泛采納為官方和行業标準方法。
三、優缺點
- 優點:原理可靠、準确度高、適用範圍廣(適用于大多數有機氮)、成本相對較低。
- 缺點:操作步驟繁瑣耗時(尤其消化過程);使用強酸強堿和高溫,有安全風險;不能區分不同形态的氮(如蛋白氮和非蛋白氮);某些含硝基、亞硝基、偶氮基或雜環氮的化合物可能不完全轉化,需特殊處理。
權威性參考來源建議(請注意:以下為推薦查詢的權威機構/文獻,具體鍊接可能隨時間變化,請自行在其官網或數據庫搜索确認):
- AOAC International (國際官方分析化學家協會):提供标準方法(如AOAC Official Method 984.13)。官網:https://www.aoac.org/ (搜索相關方法編號)。
-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ISO):提供相關國際标準(如ISO 5983系列)。官網:https://www.iso.org/。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标準 (GB)》:例如食品中蛋白質的測定方法标準(如GB 5009.5)。可在國家标準全文公開系統查詢。
- 專業化學與分析化學教科書:如《分析化學》(多種版本)、《食品分析》等。
- 學術數據庫:如ScienceDirect, ACS Publications, SpringerLink等,搜索 "Kjeldahl method" 或 "Kjeldahl-Gunning method" 可找到詳細原理、應用及改進的研究論文和綜述。
網絡擴展解釋
“凱-基二氏反應”的英文翻譯為Keller-Killian reaction,主要用于醫學領域,但具體應用和原理在現有資料中描述較少。需注意将其與化學分析中常見的凱氏定氮法(Kjeldahl method) 區分,後者是測定含氮化合物(如蛋白質)的經典方法。
分點說明:
-
凱-基二氏反應(Keller-Killian reaction)
- 提到該反應屬于醫學檢測,可能與特定生物标志物或病理分析相關,但未提供詳細反應機制或應用場景。
-
凱氏定氮法(Kjeldahl method)
- 原理:通過強酸消化樣品将有機氮轉化為铵鹽,再經蒸餾和滴定計算總氮含量,進而推算蛋白質含量。
- 應用:廣泛用于食品、飼料、環境等領域,檢測蛋白質、氨、硝酸鹽等指标。
- 反應方程式(以凱氏定氮法為例):
$$
text{有機物} + text{H}_2text{SO}_4 rightarrow (text{NH}_4)_2text{SO}_4
(text{NH}_4)_2text{SO}_4 + 2text{NaOH} rightarrow 2text{NH}_3 + text{Na}_2text{SO}_4 + 2text{H}_2text{O}
$$
注意事項:
- 由于“凱-基二氏反應”的權威資料有限,建議結合具體文獻或醫學檢測标準進一步确認其定義。
- 凱氏定氮法相關技術已發展出自動化設備(如海能技術專利系統),可提高檢測效率。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安諾剔甯胺氧化酶部分可解性程式控制表沖天多爾沉降器二尖瓣區法律允許的請求符號彙編語言服務可信任性共有國境河流含鐵動力儀器宏觀總人力預算活動減退剿滅機車禁止性命令利潤分析硫酸烷基酯鈉馬歇特美喹他嗪綿羊皮目标銷售利潤襻連合瑞香樹脂生日判定事業會計手壓點熔接雙電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