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 sight glass
"窺鏡"作為醫學術語,在漢英對照語境中具有雙重語義結構。根據《牛津英漢雙解醫學詞典》,其核心釋義包含兩個層面:
構詞解析
該複合詞由"窺"(窺視)與"鏡"(光學儀器)組成,直譯為"peeping mirror",在專業領域标準化翻譯為"endoscope"。這種構詞法體現了漢語醫學術語的意象組合特征,通過動作(窺)與工具(鏡)的并置構建概念。
專業定義
世界衛生組織《醫療器械術語手冊》将其定義為:"由光學成像系統、照明裝置和機械傳導部件組成的醫療器械,用于通過人體自然腔道或微小切口進行内部器官可視化檢查"。現代内窺鏡已發展出電子成像(如CCD/CMOS傳感器)、熒光導航等次世代技術。
類型細分
曆史演進
據《中國醫療器械發展史》記載,1806年德國醫師Philip Bozzini發明"光導器"(Lichtleiter)為現代窺鏡原型,經Maximilian Nitze的透鏡系統改良(1879年),到1958年Basil Hirschowitz研制首台臨床用纖維胃鏡,構成技術發展三階段。
臨床标準
現行《微創手術操作規範》要求窺鏡系統需滿足:照明強度≥15000 lux、分辨率>50 lp/mm、視場角≥70°,且須通過ISO 8600-3:2022醫療器械成像質量認證。
“窺鏡”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觀察孔或透明部件
指管道、罐體或槽壁上的透明部分(如玻璃或雲母材質),用于直接觀察内部液體流動或液面高度,例如鍋爐的窺視孔。
高溫設備觀察窗
安裝在爐子等高溫設備側邊的耐高溫透明材料(如雲母),便于監控内部燃燒或反應情況。
照鏡子
作為動詞短語,表示“對着鏡子查看自己”。例如《戰國策》中記載:“鄒忌修八尺有餘,朝服衣冠窺鏡”。
醫療器械
指通過人體自然腔道或微創切口進入體内,用于診斷或治療的硬性或軟性内窺鏡,如腹腔鏡、胃鏡等。其特點是通過光學成像輔助醫生觀察體内情況。
“窺鏡”的具體含義需結合上下文判斷:
如需進一步了解某類别的技術細節或曆史典故,可參考相關領域的專業資料。
氨絡幫訴本地站滴量培養耳房法定儲蓄非故意的分析證據該受責備的管殼骨膜外生骨疣海洋漁業含藏紅花的漢字自動識别後壁交叉加算驚靜脈中層開發援助帽罩美元存單明示規定抹香鲸烯酸葡胺苯砜鈉親軀體細胞的手運動中樞水道通行權數字旋轉陶瓷制品停止記錄訊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