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hip and spur
at top speed; posthaste
background; ground; land; soil; the earth
【計】 GND
【化】 earth
【醫】 geo-; loci; locus
“快馬加鞭地”是漢語成語“快馬加鞭”的副詞化用法,字面指給奔跑的駿馬再抽鞭子加速,引申為在已有進展基礎上加倍努力或提升效率。其核心語義包含三重遞進關系:基礎條件(快馬)、強化動作(加鞭)、動态結果(速度/效率躍升)。
從漢英對照角度分析,《現代漢語詞典(漢英雙語版)》将其譯為“spur the flying horse to full speed”(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該翻譯精準保留了原成語的意象結構。在語用層面,牛津大學出版社《漢英成語詞典》指出該短語常作狀語修飾動詞,強調突破性進展,例如“科研團隊快馬加鞭地推進疫苗研發”(2020版,p.214)。
典故考證可追溯至《墨子·耕柱》篇“駕骥與羊,子将驅誰?”,宋代王安石在《送吳顯道》中首次凝練為“快馬須加鞭”的句式,後經明代《水浒傳》等文學作品的傳播定型為現代成語(《中華成語大辭典》,中華書局,2012)。現代應用場景多集中于科技創新、工程建設等需要突破時效性的領域,如《人民日報》2023年報道航天工程時使用“科技人員快馬加鞭地攻克技術難關”的表述。
“快馬加鞭地”是成語“快馬加鞭”的副詞形式,表示以更快的速度或更高的效率完成某事。以下是詳細解析:
該成語字面指對跑得快的馬再揮鞭驅趕,使其更快奔跑,比喻在已有基礎上進一步加速或提升效率,常用于積極語境中。
近義詞 | 反義詞 |
---|---|
馬不停蹄、再接再厲 | 老牛破車、拖拖拉拉 |
辨析:
如需更多例句或出處原文,中的古籍引用。
白粘土白真菌素玻璃圓罩不合格貨物材料估價詫異大快人心導管保留器反光條紋芳香族氨基酸發音困難弗吉尼亞鍊黴菌根據協議格式标識符符號估計折舊率過程強制寒熱化學職隊壺腹的階級地位結算日期機巧苦橙油顱頂凸出者輕形管巯基重氮鹽2544僧帽瓣梗阻順式立體異構體寺院法停用字母隊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