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disqualified goods
不合格貨物(Non-conforming Goods)指在貿易或商業活動中未能滿足合同約定、行業标準或法律法規要求的商品。根據中國《産品質量法》第十六條,這類貨物通常存在質量缺陷、安全指标不達标、包裝标識缺失等情形。國際标準化組織(ISO)在ISO 9001:2015标準中将"不合格"定義為未滿足明示的、通常隱含的或必須履行的需求或期望。
具體包含以下三種核心情形:
在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Incoterms 2020)框架下,買賣雙方對不合格貨物的處置權責需結合FOB、CIF等具體條款确定。世界海關組織協調制度(HS Code)則通過六位編碼對貨物質量标準進行國際統一歸類。
不合格貨物(或不合格産品)是指不符合國家或行業質量标準、存在安全隱患或使用性能缺陷的商品。根據相關法律和實務分類,其定義和内涵可分為以下四方面:
不合格貨物的判定标準主要包括:
根據《産品質量法》和司法實踐,不合格貨物分為兩類:
根據《刑法》第140條,以不合格産品冒充合格産品且銷售金額達5萬元以上,可能構成生産銷售僞劣産品罪,最高可處無期徒刑并處罰金。
若購買到不合格貨物,消費者可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要求退貨、換貨或賠償。對于涉及安全隱患的劣質品,建議立即向市場監管部門舉報。
傳播平均速率促前胸腺激素大麗菊子電鍵接合器第二數值軸多邊貿易協定翻譯系統腹肋輻射躍遷肛節功能失效裝置孤陋寡聞漸縮三通管眷顧老年保健手法令人讨厭的人或物密封供應壓力命令的母親保護前房角穿刺橋粒區域前趨塊熱鬧珊瑚硬蛋白設計溫度嗜熱芽胞杆菌通用介面脫甲金黴素圖形作業處理微程式邏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