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health bureau; health-bureau
"衛生局"是中國地方政府中負責公共衛生事務的行政機構,其規範英文譯名為"Health Bureau"或"Municipal Health Commission"。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的定義,該機構主要承擔以下核心職能:
公共衛生管理
統籌轄區内的疾病預防控制、傳染病監測與應急響應,組織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相關條款。參考世界衛生組織術語庫,"公共衛生"對應英文為"public health administration"。
醫療機構監管
依法對醫院、診所等醫療機構實施執業許可審批與服務質量監督,執行《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如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官網公示的2024年度醫療機構校驗結果顯示,全年完成1,237家機構資質審查。
健康促進服務
主導開展婦幼保健、老年健康管理等民生項目。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2025年工作報告披露,通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68萬居民提供免費健康篩查服務。
衛生執法監督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開展餐飲行業衛生檢查,2024年全國衛生監督機構共查處違法案件15.6萬件,數據來源于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統計信息中心。
該機構名稱存在地區差異,如深圳稱"衛生健康委員會",廣州用"衛生和計劃生育局"等,但核心職能保持統一。國際比較研究中,美國對應機構為"Department of Public Health",英國則采用"National Health Service"體系。
衛生局是地方政府的衛生行政主管部門,主要負責醫療衛生、公共衛生及相關事務的管理與監督。以下是其核心職能和特點的詳細說明:
衛生局是地方各級醫院的主管部門,下設辦公室、醫政科、健教所、愛衛會等職能部門。其名稱曾隨政策調整多次變更:2011年更名為“衛計局”(主管衛生和計劃生育),2015年後改為“衛健局”(主管衛生和健康工作)。
政策法規執行
負責貫徹國家衛生工作方針政策,制定地方性法規及發展規劃,例如《執業醫師法》實施、醫療事故處理等。
公共衛生管理
醫療機構監管
監督醫院服務質量,管理醫療執業行為,處理醫療糾紛,并統籌區域衛生規劃及急救系統建設。
應急管理
負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如疫情、災害)的應急響應與醫療救援。
“衛生”一詞強調“預防為主”的理念,涵蓋疾病預防、健康促進等綜合職能,而非僅限醫療救治。這體現了其工作重心在于保障公衆健康而非單純治療疾病。
如需了解具體政策或地方細則,可參考各地衛生局官網或《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等法規文件。
氨基R酸避重就輕不信任提議鏟子待日後承兌的收款導件地址端口法律約束放棄獎金分攤的會費符號數值國都行的貨單家間型黴素B基思法空心反應器卵孢菌素錨莫耳分率内障囊外摘除術旁矢狀切面剽竊者強似絨穗木屬喪失勞務森林資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