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apiin
【醫】 glucoside; glycocide; glycoside
芹甙(qín dài)是芹菜苷(Apiin)的中文傳統命名,特指存在于芹菜等傘形科植物中的一種黃酮苷類化合物。以下從漢英詞典角度對其詳細解釋:
構詞解析
“芹”指芹菜(Apium graveolens),為傘形科植物;“甙”(dài)即“苷”,意為糖苷化合物。英文對應詞為Apiin(/ˈeɪpiɪn/),源自芹菜屬學名 Apium。
化學結構
芹甙是黃酮苷元芹菜素(Apigenin) 與雙糖芹糖(Apiose) 和葡萄糖(Glucose) 結合的産物。其系統命名為:
Apigenin-7-O-[β-D-apiofuranosyl-(1→2)-β-D-glucopyranoside]
分子式:$C{26}H{28}O_{14}$(來源:PubChem Compound Database)。
芹甙具有抗氧化、抗炎及潛在抗腫瘤作用,其苷元芹菜素可抑制炎症因子COX-2表達(參考:Phytotherapy Research期刊)。
腸道菌群可水解芹甙釋放芹菜素,後者經肝酶代謝後增強生物利用率(來源: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主要存在于芹菜莖葉、香菜及菊花中,含量可達幹重的0.1-0.3%(數據引自:Food Chemistry)。
中醫理論中,含芹甙的芹菜被視為降壓食材,現代研究證實其通過擴張血管發揮作用(參考: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中文術語 | 英文對應 | 化學關聯 |
---|---|---|
芹甙 | Apiin | 黃酮雙糖苷 |
芹菜素(苷元) | Apigenin | 5,7,4'-三羟基黃酮 |
芹糖 | Apiose | C7支鍊戊糖 |
權威引用:化學命名依據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規則,藥理數據參考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PubMed收錄文獻。
芹菜甙(又稱芹菜苷、芹黃苷)是一種天然黃酮苷類化合物,以下從多個角度進行詳細解釋:
化學名稱:芹菜素-7-O-葡萄糖-2-O-芹糖苷
英文名:Apiin
CAS號:26544-34-3
分子式:$text{C}{26}text{H}{28}text{O}_{14}$
分子量:564.49
物理性質:黃色結晶,熔點230-232°C(分解),溶于熱水、熱乙醇,幾乎不溶于乙醚。
•植物來源:主要存在于傘形科植物芹菜(Apium graveolens)中,尤其是葉片部分。
•結構特征:以芹菜素(黃酮苷元)為核心,通過糖苷鍵連接葡萄糖和芹糖兩種糖基。
•醫藥領域:作為抗炎、抗氧化劑成分,用于藥物或保健品開發。
•提取方法:專利CN201610363939.3提出乙醇浸提法,可高效獲取高純度芹菜甙。
•市場情況:高純度産品(≥98%)以20mg規格為主,價格較高。
需注意其溶解特性(極性溶劑中易溶)和熱穩定性(高溫易分解),這對提取和保存工藝有重要影響。
被争論本國貨币信用狀扁桃體壓碎術不要因行為産量檢驗承認和批準行為單位長度電流饋接底闆渎神獨樹一幟法律訴訟返回文檔反應抗體骨生成的橫風紅杆菌屬混合編碼混合散射譜線焦化裝置誇口的鍊間雙硫鍵萘鹽前中心粒師範實用軟件程式說恭維話特許證天鵝皮恬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