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英文解釋翻譯、蘇聯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USSR
【經】 Soviet
相關詞條:
1.USSR 2.U.S.S.R. 3.Russia 4.SovietRussia 5.Soviet 6.theSovietUnion 7.SOV
例句:
- 西方應該毫無保留地支持蘇聯使其成功嗎?或者西方的經濟支援是否應視蘇聯在國内外政治行為來決定?西方政客們權衡他們的選擇,可是這項選擇是錯誤的。西方對蘇聯的制衡并不存在。
Should the West root unreservedly for Soviet success? Or should Western economic support turn on Soviet political behavior at home and abroad? Western politicians weight the choice, but it's a false choice: the leverage doesn't exist.
- 蘇聯和美國在發射載人宇宙飛船去火星的研制方面,可以說是并駕齊驅,不相上下。
Russia and the United States are neck and neck in the race to send a manned spacecraft to Mars.
- 美國和前蘇聯都是條約的籤署國。
The US and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were co-signatories of/to the treaty.
- 蘇聯由十五個加盟*********組成。
Fifteen separate republics comprised the Soviet Union.
分詞翻譯:
蘇的英語翻譯:
revive
聯的英語翻譯:
couplet; join; unite
【醫】 sym-; syn-
專業解析
蘇聯(Sūlián)在漢英詞典中的解釋需結合其曆史、政治及文化背景。以下是基于權威來源的詳細釋義:
一、基本定義
蘇聯(Sūlián)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Union of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s, USSR)的簡稱,指1922年至1991年間存在的歐亞大陸聯邦制社會主義國家。其名稱中的“蘇維埃”(Soviet)源自俄語“совет”(意為“會議”或“委員會”),代表工人和士兵代表的議會制度。
英文對應詞:Soviet Union 或 USSR。
來源:
- 《牛津英語詞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将“Soviet Union”定義為“曆史上的共産主義國家,由15個加盟共和國組成” 。
- 《蘇聯百科詞典》(Great Soviet Encyclopedia)明确其政治結構為“多民族聯邦制社會主義國家” 。
二、核心特征
-
政治體制
蘇聯實行一黨專政,由蘇聯共産黨(CPSU)執政,以馬克思列甯主義為意識形态基礎,經濟模式為中央計劃經濟。
來源:
《大英百科全書》(Encyclopædia Britannica)指出蘇聯是“首個以共産主義理論構建的國家” 。
-
聯邦結構
由15個加盟共和國組成,包括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等,各共和國名義上擁有退出權(但實際未實現)。
來源:
美國國會圖書館(Library of Congress)檔案記載其憲法框架為“名義上的聯邦,實質上的集權制” 。
-
曆史地位
作為冷戰時期的超級大國之一,蘇聯在20世紀全球政治、科技(如航天競賽)和意識形态對抗中扮演核心角色。
來源:
劍橋大學出版社《劍橋冷戰史》(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Cold War)詳述其國際影響力 。
三、延伸含義
在中文語境中,“蘇聯”一詞可能引申為:
四、權威文獻參考
- 《牛津英語詞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https://www.oed.com/ (需訂閱訪問)
- 《大英百科全書》(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https://www.britannica.com/place/Soviet-Union
- 美國國會圖書館蘇聯憲法檔案
https://www.loc.gov/law/help/soviet-constitutions.php
- 《劍橋冷戰史》(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ttps://www.cambridge.org/core/series/cambridge-history-of-the-cold-war/
(注:部分文獻需機構權限訪問,公開來源已标注鍊接)
網絡擴展解釋
蘇聯(全稱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簡稱USSR)是20世紀重要的社會主義聯邦制國家,以下是其核心信息的綜合解釋:
一、定義與基本構成
蘇聯是1922年由多個蘇維埃共和國組成的聯盟國家,最初包括俄羅斯聯邦、烏克蘭、白俄羅斯和外高加索聯邦(後拆分)。至1940年,加盟共和國數量增至15個,涵蓋東歐、中亞等地區。其官方語言為俄語,首都位于莫斯科。
二、成立與解體時間軸
- 成立:1922年12月30日,通過《聯盟條約》正式成立。
- 解體:1991年12月25日,因經濟危機、政治改革失敗及加盟共和國獨立浪潮解體,分裂為15個獨立國家。
三、政治與經濟制度
- 政治制度:實行社會主義制度,由蘇聯共産黨一黨執政。
- 經濟模式:計劃經濟主導,通過五年計劃推動工業化與農業集體化,曾實現高速經濟增長。
四、曆史影響與成就
- 國際地位:二戰後成為超級大國,與美國展開冷戰,形成兩極格局。
- 科技突破:1957年發射首顆人造衛星,1961年實現首次載人航天。
- 社會改革:普及教育、免費醫療等政策顯著提升民衆生活水平。
五、使用注意事項
- 避免使用“前蘇聯”這一表述,直接稱“蘇聯”即可。
- 其英文縮寫為USSR(Union of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s)。
如需更詳細的曆史事件或加盟共和國信息,可參考權威曆史文獻或、10的擴展内容。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按同一程度波面傾斜次鼻後孔德弗萊斯臭氧器短腳的防腐效應感性固位螺絲可變化合價可調頁區萊木堿煉連二磷酸锂那時配置服務全地址尋址缺點的人身柔軟性軟膜内的瑞香草適當的補償伺服振蕩鎖鍊菌素同意投保外部子程式萎縮硬化性苔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