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full addressing
【計】 full address; full-address
【計】 ADR
在計算機體系結構與數字電路設計中,全地址尋址(Full Address Decoding) 是一種内存或外設訪問技術,其核心在于CPU或主控制器通過地址總線的全部位寬唯一确定目标存儲單元或寄存器。以下是其詳細解釋與技術要點:
漢英術語對照
工作流程
0x2000_0000
)。對比其他尋址模式
尋址類型 | 地址線利用率 | 地址沖突風險 | 應用場景 |
---|---|---|---|
全地址尋址 | 100% | 無 | 複雜嵌入式系統 |
部分地址尋址 | 部分高位未使用 | 可能發生 | 簡單微控制器系統 |
線性尋址 | 直接映射 | 依賴硬件設計 | 高速緩存控制 |
核心優勢
典型應用場景
計算機體系結構經典著作
"全地址尋址要求譯碼邏輯覆蓋所有地址位,确保每個存儲單元擁有唯一地址。這在多處理器系統中對維護内存一緻性至關重要。"
—— David A. Patterson & John L. Hennessy, 《計算機組成與設計:硬件/軟件接口》(Computer Organization and Design: The Hardware/Software Interface), Morgan Kaufmann, 第6版。
出版商鍊接(需訪問權限)
行業标準規範
IEEE Std 1014-1987(VME總線标準)規定全地址譯碼為總線仲裁的基礎機制,确保多主設備系統的可靠通信。
IEEE Xplore(标準文檔需訂閱)
技術白皮書
德州儀器(TI)在TMS320C6000 DSP手冊中詳述全地址尋址對高速數據采集系統的必要性,避免DMA傳輸沖突。
TI官方文檔(SPRU198J, 第5章)
以STM32F407微控制器連接1MB SRAM為例:
高位地址 A31-A26
輸入CPLD譯碼器 → 生成SRAM片選信號 FSMC_NE1
。
低位地址 A25-A0
直接接入SRAM地址引腳,覆蓋 $2^{26} = 64text{Mb}$ 空間。
A31-A26 = 0b001000
時僅選中該SRAM,其他地址範圍分配給Flash或外設。關于“全地址尋址”的具體定義,在提供的搜索結果中并未直接提及。不過結合“尋址”的基礎概念及計算機領域相關背景,可進行如下解釋和推測:
“尋址”在計算機領域指通過特定方式定位數據存儲位置的過程。根據的描述,尋址是數據恢複和存儲的核心技術,涉及磁頭在存儲介質(如硬盤)上精确找到目标扇區的操作。
完整地址訪問
可能指直接通過完整的物理地址或邏輯地址訪問存儲單元,無需通過偏移量或間接計算。例如,在内存操作中直接使用絕對地址定位數據(類似“直接尋址”方式)。
覆蓋全部地址空間
可能表示對某一存儲設備(如硬盤、内存)的全部可用地址範圍進行訪問或管理,确保每個地址單元均可被唯一識别和操作。
與尋址模式相關
在指令集架構中,“全地址”可能指指令中直接包含完整的操作數地址,而非通過寄存器或索引間接獲取(需結合具體技術文檔進一步确認)。
由于搜索結果未明确提供“全地址尋址”的專業定義,以上内容基于“尋址”通用概念及計算機原理的合理推測。建議在實際技術場景中參考硬件手冊或專業文獻以獲取精準解釋。
半變動費用半透明熒光屏保留快捷鍵補充鑒定插接燈頭串輸入輸出垂直冗餘校驗碘番酸墊款對財産的管轄權耳螨氟化鈾酰講廢話堅牢綠FCF精神痛苦計算機程式分析鐮刀菌素麻痹性咽下困難明示權益保留清除沉澱曲尺砂倉商業放款十五元環雙面同時交互作用酞調用約定同列性瓦特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