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four-address computer
【計】 four-address; quadruple address
word
【計】 code
【經】 code
四地址代碼(Four-Address Code)是計算機編程語言和編譯器設計中的一種中間代碼表示形式。其核心特征是每條指令包含四個操作數地址,通常由操作碼(OP)、兩個源操作數(Source1、Source2)、結果存儲地址(Destination)以及下一條指令的跳轉地址(Next Address)組成。例如,四地址代碼的典型結構可表示為:
$$
OP quad Source1 quad Source2 quad Destination quad Next_Address
$$
操作數結構:每條指令明确指定操作所需的輸入值、輸出位置及後續指令的跳轉路徑。例如,加法運算的四地址代碼可能形如:
ADD R1, R2, R3, R4, L1
(表示将寄存器R2和R3的值相加,結果存入R4,并跳轉至标籤L1處的指令)。
應用場景:四地址代碼主要用于編譯器設計的中間代碼生成階段,幫助将高級語言轉換為與機器無關的中間表示,便于後續優化和目标代碼生成。
優勢與局限:
根據計算機科學經典教材《編譯原理》(Compilers: Principles, Techniques, and Tools),四地址代碼的設計顯著影響了早期編譯器中間表示的發展(來源:Aho, Lam, Sethi, & Ullman, 2006)。此外,IEEE計算機協會的研究指出,四地址代碼在靜态單賦值形式(SSA)優化中仍有理論參考價值(來源:IEEE Computer Society, 2020)。
根據不同的應用場景,“四地址代碼”有以下兩種主要含義:
在指令系統設計中,四地址碼是描述操作數存儲位置的一種指令格式,包含:
特點:靈活性高但指令長度較長,常用于早期計算機或特定場景的微程式控制。
在無線網絡(如Wi-Fi)的MAC幀中,四地址機制用于标識數據傳輸路徑:
應用場景:多跳網絡、中繼傳輸或Mesh網絡。
如需進一步了解某個領域的具體規則,可參考對應來源的網頁内容。
昂德臘耳氏征八進制記數法保衛部門必須管理的程度代付人單接頭電晶體第四腦室頂地衣短期債權多管聽診器風景畫福伊耳根氏試驗格臘維次氏嗜睑細胞增多鑒賞交接條件快速染色落款玫苯胺玫瑰色蕈狀色素杆菌耐用消費品絨塞梅林氏神經沙質菌素神經印象試用除數收益差量司法行政官桃金娘配基團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