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列直插式封裝英文解釋翻譯、雙列直插式封裝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計】 dual-in-line package
分詞翻譯:
雙列直插式的英語翻譯:
【計】 DIL
封裝的英語翻譯:
【計】 encapsulation
專業解析
雙列直插式封裝 (Shuāngliè Zhíchāshì Fēngzhuāng) - Dual In-line Package (DIP)
1.術語定義與核心概念 (Definition & Core Concept)
“雙列直插式封裝”是電子工程領域對集成電路(Integrated Circuit, IC)一種特定封裝形式的标準化中文譯名。其英文對應術語為Dual In-line Package (DIP)。這種封裝方式的核心特征在于其引腳(連接器)的排列和安裝形式:
- 雙列 (Dual In-line): 指集成電路芯片的引腳從封裝體的兩個長邊平行、對稱地引出,形成兩排筆直的引腳陣列。
- 直插式 (Package for Insertion): 指這種封裝設計用于将引腳直接插入印刷電路闆(Printed Circuit Board, PCB)上預先鑽好的通孔(Through-holes)中,然後通常通過波峰焊(Wave Soldering)工藝實現電氣連接和機械固定。
2.結構特點與物理描述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 Physical Description)
DIP封裝通常呈現為矩形(多為黑色)的塑料或陶瓷外殼。其關鍵物理特征包括:
- 引腳排列: 兩排引腳平行于封裝體的長邊,垂直于短邊。引腳間距(Pin Pitch)通常是标準化的,最常見的是 2.54 毫米(0.1 英寸)。
- 引腳數量: 引腳總數是偶數(因為兩邊對稱),常見的有 8, 14, 16, 18, 20, 22, 24, 28, 32, 40 針等。
- 安裝方式: 引腳插入PCB通孔後焊接固定。封裝體通常跨在電路闆的一條線上,兩排引腳分别位于該線的兩側。
- 識别标記: 封裝體一端通常有一個凹口(Notch)或圓點(Dot),用于标識引腳1的位置。引腳編號順序遵循逆時針方向(從頂部俯視,凹口在左時,左下角為引腳1)。
3.應用場景與曆史地位 (Applications &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DIP封裝在電子工業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尤其在20世紀70年代至90年代早期被廣泛應用于各種電子設備中:
- 早期主流封裝: 它是中小規模集成電路(如邏輯門電路、微處理器、存儲器芯片)的标準封裝形式,因其結構簡單、成本低廉、易于手工焊接和更換而普及。
- 應用領域: 曾廣泛應用于計算機主闆、消費電子産品(如早期遊戲機、家電)、工業控制闆、實驗開發闆(面包闆)等。
- 現代應用: 隨着表面貼裝技術(Surface Mount Technology, SMT)的發展,更小、更密集的封裝(如 SOIC, PLCC, QFP, BGA)已成為主流。然而,DIP封裝因其易于原型制作、手工操作和維修的特性,至今仍在教育實驗(如單片機學習闆)、特定類型的存儲器芯片(如 EPROM)、部分線性集成電路(如運算放大器)以及需要高可靠性或通孔連接優勢的場合中繼續使用。
參考資料 (References):
- IEEE Standards Association: 提供了電子封裝術語和标準的基礎定義(例如 IEEE Std 100, The Authoritative Dictionary of IEEE Standards Terms)。 [來源:IEEE Xplore Digital Library]
- 《電子封裝工程》(Electronic Packaging Engineering): 系統介紹各種電子封裝技術原理、材料、工藝及應用的權威教材或專著,其中必然涵蓋DIP封裝的結構和特點。 [來源:專業電子工程類書籍]
- 《微電子封裝技術》(Microelectronic Packaging Handbook): 深入探讨集成電路封裝設計、材料、可靠性和制造工藝的經典參考書,詳細描述了包括DIP在内的各種封裝形式。 [來源:專業微電子技術書籍]
- 電子元器件制造商數據手冊 (Component Manufacturer Datasheets): 如德州儀器(TI)、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微芯科技(Microchip)等公司發布的芯片數據手冊,在封裝選項部分會明确描述其DIP封裝的物理尺寸、引腳排列圖等信息。 [來源:各大半導體公司官網]
網絡擴展解釋
雙列直插式封裝(Dual Inline Package,簡稱DIP)是一種集成電路的封裝技術,其核心特點和應用如下:
1.基本定義
DIP封裝通過兩排平行排列的金屬引腳實現元件與電路闆的連接,外形呈長方形。這種封裝方式廣泛應用于中小規模集成電路(如早期CPU、邏輯芯片等),引腳數通常不超過100個。
2.結構特點
- 引腳布局:兩列對稱分布的引腳,間距标準為2.54毫米(0.1英寸),便于插入PCB闆的通孔。
- 安裝方式:引腳可直接焊接在電路闆的通孔中,或通過DIP插座實現可拆卸連接。
- 材料與尺寸:通常為塑料或陶瓷材質,引腳數量從8到64不等。
3.應用場景
- 電子元件:除集成電路外,還用于DIP開關、LED、繼電器等。
- 設備連接:電腦排線等電子設備的接頭也常采用DIP封裝。
4.優缺點
- 優點:結構簡單、成本低、手工焊接方便,適合實驗室和小批量生産。
- 缺點:引腳易損壞,插拔需謹慎;體積較大,不適合高密度集成場景。
5.技術演進
隨着表面貼裝技術(SMT)的普及,DIP封裝逐漸被更小型的封裝(如SOP、QFP)取代,但在維修、教學等領域仍有一定應用。
如需更詳細的技術參數或曆史發展,可參考來源網頁。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半乳糖固定的瀑布模型被推薦者不穩形磁性合金膽紅酸點彩電負的短颌多尖的非機乘客險格累塞氏杆菌關節穿刺術管理用專家系統罐子固定比率法間質晶纖維蛋白靳甯氏試驗機械震動拉姆齊函數連帶保證人煤餅破壞協定石灰質浸潤水銀槽說明圖數字字符發生器數組的斷截面推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