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列直插式封装英文解释翻译、双列直插式封装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计】 dual-in-line package
分词翻译:
双列直插式的英语翻译:
【计】 DIL
封装的英语翻译:
【计】 encapsulation
专业解析
双列直插式封装 (Shuāngliè Zhíchāshì Fēngzhuāng) - Dual In-line Package (DIP)
1.术语定义与核心概念 (Definition & Core Concept)
“双列直插式封装”是电子工程领域对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 IC)一种特定封装形式的标准化中文译名。其英文对应术语为Dual In-line Package (DIP)。这种封装方式的核心特征在于其引脚(连接器)的排列和安装形式:
- 双列 (Dual In-line): 指集成电路芯片的引脚从封装体的两个长边平行、对称地引出,形成两排笔直的引脚阵列。
- 直插式 (Package for Insertion): 指这种封装设计用于将引脚直接插入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 PCB)上预先钻好的通孔(Through-holes)中,然后通常通过波峰焊(Wave Soldering)工艺实现电气连接和机械固定。
2.结构特点与物理描述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 Physical Description)
DIP封装通常呈现为矩形(多为黑色)的塑料或陶瓷外壳。其关键物理特征包括:
- 引脚排列: 两排引脚平行于封装体的长边,垂直于短边。引脚间距(Pin Pitch)通常是标准化的,最常见的是 2.54 毫米(0.1 英寸)。
- 引脚数量: 引脚总数是偶数(因为两边对称),常见的有 8, 14, 16, 18, 20, 22, 24, 28, 32, 40 针等。
- 安装方式: 引脚插入PCB通孔后焊接固定。封装体通常跨在电路板的一条线上,两排引脚分别位于该线的两侧。
- 识别标记: 封装体一端通常有一个凹口(Notch)或圆点(Dot),用于标识引脚1的位置。引脚编号顺序遵循逆时针方向(从顶部俯视,凹口在左时,左下角为引脚1)。
3.应用场景与历史地位 (Applications &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DIP封装在电子工业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尤其在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早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
- 早期主流封装: 它是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如逻辑门电路、微处理器、存储器芯片)的标准封装形式,因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易于手工焊接和更换而普及。
- 应用领域: 曾广泛应用于计算机主板、消费电子产品(如早期游戏机、家电)、工业控制板、实验开发板(面包板)等。
- 现代应用: 随着表面贴装技术(Surface Mount Technology, SMT)的发展,更小、更密集的封装(如 SOIC, PLCC, QFP, BGA)已成为主流。然而,DIP封装因其易于原型制作、手工操作和维修的特性,至今仍在教育实验(如单片机学习板)、特定类型的存储器芯片(如 EPROM)、部分线性集成电路(如运算放大器)以及需要高可靠性或通孔连接优势的场合中继续使用。
参考资料 (References):
- IEEE Standards Association: 提供了电子封装术语和标准的基础定义(例如 IEEE Std 100, The Authoritative Dictionary of IEEE Standards Terms)。 [来源:IEEE Xplore Digital Library]
- 《电子封装工程》(Electronic Packaging Engineering): 系统介绍各种电子封装技术原理、材料、工艺及应用的权威教材或专著,其中必然涵盖DIP封装的结构和特点。 [来源:专业电子工程类书籍]
- 《微电子封装技术》(Microelectronic Packaging Handbook): 深入探讨集成电路封装设计、材料、可靠性和制造工艺的经典参考书,详细描述了包括DIP在内的各种封装形式。 [来源:专业微电子技术书籍]
- 电子元器件制造商数据手册 (Component Manufacturer Datasheets): 如德州仪器(TI)、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微芯科技(Microchip)等公司发布的芯片数据手册,在封装选项部分会明确描述其DIP封装的物理尺寸、引脚排列图等信息。 [来源:各大半导体公司官网]
网络扩展解释
双列直插式封装(Dual Inline Package,简称DIP)是一种集成电路的封装技术,其核心特点和应用如下:
1.基本定义
DIP封装通过两排平行排列的金属引脚实现元件与电路板的连接,外形呈长方形。这种封装方式广泛应用于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如早期CPU、逻辑芯片等),引脚数通常不超过100个。
2.结构特点
- 引脚布局:两列对称分布的引脚,间距标准为2.54毫米(0.1英寸),便于插入PCB板的通孔。
- 安装方式:引脚可直接焊接在电路板的通孔中,或通过DIP插座实现可拆卸连接。
- 材料与尺寸:通常为塑料或陶瓷材质,引脚数量从8到64不等。
3.应用场景
- 电子元件:除集成电路外,还用于DIP开关、LED、继电器等。
- 设备连接:电脑排线等电子设备的接头也常采用DIP封装。
4.优缺点
- 优点:结构简单、成本低、手工焊接方便,适合实验室和小批量生产。
- 缺点:引脚易损坏,插拔需谨慎;体积较大,不适合高密度集成场景。
5.技术演进
随着表面贴装技术(SMT)的普及,DIP封装逐渐被更小型的封装(如SOP、QFP)取代,但在维修、教学等领域仍有一定应用。
如需更详细的技术参数或历史发展,可参考来源网页。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阿耳佛登氏反应扁对称陀螺分子常用主文件项目尺骨切迹达莫克拉底氏糖膏低租住屋二芳基肼重排非晶态半导体肥皂硬膏高速断路器股本表霍乱孤菌焦土霉素胶粘计静止地浸油的跨着毛油管透过作用膜外妊娠内分泌原的平面铣刀时间试件似真排序收获糖膏剂调理素通气管外消旋性唯命是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