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devisee; legatee
accept; bear; endure; recieve; stand; suffer
devisor; legator
【法】 donor
受遺贈者(shòu yízèng zhě),在漢英法律語境中,指通過遺囑(will)指定接受財産或權利贈與的個人或組織,其對應的英文術語為legatee 或beneficiary under a will。與法定繼承人不同,受遺贈者的權利并非基于血緣或婚姻關系,而是完全源于遺囑人的單方意願表示(遺囑)。其核心特征如下:
權利來源:遺囑指定 受遺贈者的資格和受贈財産範圍由遺囑人在遺囑中明确指定。遺囑是遺贈行為生效的唯一依據。中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條規定,自然人可以立遺囑将個人財産贈與國家、集體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組織、個人。
主體範圍:非法定繼承人 受遺贈者通常是法定繼承人範圍以外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如國家、慈善機構)。法定繼承人(如配偶、子女、父母等)若通過遺囑獲得財産,其身份是遺囑繼承人(heir under a will),而非嚴格意義上的受遺贈者。商務印書館《漢英法律詞典》明确将“受遺贈人”譯為“legatee”,區别于“繼承人(heir)”。
權利性質:債權性期待權 遺囑生效(遺囑人死亡)後,受遺贈者獲得的是請求遺囑執行人或繼承人交付遺贈財産的債權。在遺産分割前,其對特定財産不直接享有物權。受遺贈權可能因遺産不足清償債務等原因被取消(參考《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二條)。
接受與放棄:明示意思表示 受遺贈者需在知道受遺贈後六十日内,作出接受或放棄受遺贈的明确表示;到期未表示的,視為放棄受遺贈(《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條)。這與繼承人默示接受的規定不同。
重要注意事項:
權威參考來源:
受遺贈者(又稱“受遺贈人”)是遺贈人在遺囑中指定接受其遺贈財産的主體,常見于繼承法律關系中。以下是綜合法律條款和相關解釋的詳細說明:
基本定義
受遺贈者通過遺囑獲得遺贈人的財産,其資格需滿足遺贈生效條件(如遺贈人死亡時受贈者存在)。
主體範圍
權利
義務
區别點 | 受遺贈者 | 繼承人 |
---|---|---|
主體範圍 | 法定繼承人以外的個人、組織、國家 | 法定繼承人(配偶、子女等) |
權利來源 | 遺囑指定 | 法定或遺囑指定 |
接受/放棄表示 | 需主動表示接受(60日内) | 默示接受,放棄需書面聲明 |
如需更具體的法律條文或案例,可參考《民法典》第1133條、第1124條等規定。
半乳糖尿包腌肉紙标志站不滅常數存儲區潮熱存儲磁心單神經的獨立行使審判權廢蒸汽格壽命工業性皮炎行政費焦狀淤渣假吸附截斷部分金酸積習的空中演習口咽的庫存帶羅斯氏壓塞膜内側翻外内齒輪醛氧化酶掃描輸入室内照明外傷性歇斯底裡外體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