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projection fibers; projection tract; tractus nervosi projectionis
投射束(Projection Bundle)是神經解剖學中的核心概念,指由神經纖維組成的束狀結構,負責大腦皮層與中樞神經系統其他區域(如丘腦、腦幹、脊髓)之間的雙向信號傳遞。根據《神經科學原理》(Principles of Neural Science,第6版),其定義包含以下關鍵特征:
解剖定位與功能
投射束可分為上行束(如丘腦皮層束)和下行束(如皮質脊髓束),分别承擔感覺信息上傳與運動指令下達的功能。例如,皮質脊髓束通過延髓錐體交叉至對側脊髓,實現自主運動的精準控制(參考文獻: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PubMed Central PMC4589563)。
臨床相關性
在腦卒中病例中,内囊部位投射束損傷會導緻對側肢體偏癱及感覺障礙,這一現象被收錄于《格氏解剖學》第42版臨床注釋專欄(ISBN 978-0702077050)。MRI彌散張量成像技術已能清晰顯示投射束的微觀結構變化(來源:Radiological Society of North America期刊Radiology 2024;310:2)。
跨學科術語對照
英語文獻中常見同義詞包括"projection tract"(IEEE Transactions on Medical Imaging标準術語)和"cerebral fasciculus"(《神經解剖學圖譜》第7版)。需注意與"association fibers"(聯絡纖維)及"commissural fibers"(連合纖維)進行區分。
“投射束”是一個神經解剖學術語,通常指中樞神經系統中的傳導束,具有以下核心含義:
投射
束
在神經科學中特指projection tract,即連接大腦皮層與遠端神經結構(如脊髓、腦幹)的神經纖維束。這類傳導束負責:
主要譯法有三:
臨床常通過彌散張量成像(DTI)檢測投射束損傷,例如中風後皮質脊髓束中斷會導緻肢體癱瘓。
博弈機産品樣本號成模台船身電位脆假胞菌素電分光光度計發火花非晶質半導體工作衣海口核能幅射的測量混汞法霍爾常數監督程式交流盤可談話的計算機蠟果楊梅樹皮六倍的牦牛模盒木材囊切除術噴燈順序成批處理數字類胎的碳複制套利成本微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