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越狱。《淮南子·说林训》:“道德可常,权不可常。故遁关不可復,亡犴不可再。” 高诱 注:“狱犴亡逃,不可復由其入,故曰权不可常也。”
“亡犴”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及用法可通过以下分析综合得出:
根据《淮南子·说林训》的记载及高诱注(),“亡犴”指“越狱”,即囚犯从监狱中逃脱的行为。例如原文“遁关不可復,亡犴不可再”中,前句指非法通关不可重复使用,后句则强调越狱行为不可再次发生。
构词分析
语境延伸
该词体现了古代对法律权威的强调,通过“不可再”的表述,暗含对破坏司法秩序行为的警示()。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现代辞书(如)将其解释为“身体虚弱无生气”,此释义可能源于对“犴”字其他义项(如“病痛”)的引申,但缺乏古籍用例支撑。建议以《淮南子》原始文献及历代注疏为准。
该词属于生僻古语,现代语境中极少使用。若需表达“越狱”含义,建议优先使用现代汉语词汇;若引用古籍或研究法律史时,可注明出处以增强准确性。
《亡犴》是一个汉字词语,它的意思是指狗丧失了主人,或主人丧失了狗。
《亡犴》由两个部首组成,亡(wáng)和犭(quǎn)。
亡的五笔拆分为人(㇐)和亡(亠),总计五画。
犭是犬(狗)的另一种形式,一般被称为犬旁。它只有一画。
《亡犴》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汉字演变过程。在古代,《亡》字的意思是"死亡",而犬(狗)代表了动物的意思。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丧失了狗"或"丧失了主人"的含义。
《亡犴》这个词的繁体形式是「亡犬」。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有所不同。《亡犴》的古汉字写法是「亾犬」。
1. 我迷路的时候,亡犴找到了我并带我回家。
2. 这只亡犴一直守护着主人的坟墓。
1. 亡羊补牢:指为了解决问题而做出的迟来的补救措施。
2. 犬类:指所有狗的总称。
失犬、丧犬
得犬、觅犬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