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汉王 刘邦 的军队。《史记·郦生陆贾列传》:“汝能止 汉 军,我活汝;不然,我将亨汝。”
(2). 汉 朝的军队。《汉书·赵充国传》:“ 武帝 时,以假司马从贰师将军击 匈奴 ,大为虏所围。 汉 军乏食数日,死伤者多。”
(3). 元 代 汉 人编成的军队。《元史·兵志一》:“既平中原,发民为卒,是为 汉 军。”
(4). 清 旗籍的一种。凡 汉 人於 明 季降 清 者,依 满洲 兵制,编入 汉 军各旗。《清会典·内阁·典籍厅》:“典籍, 满洲 二人, 汉 军二人, 汉 二人。”《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这家姓 安 ,是个 汉 军世族旧家。”
“汉军”是一个历史术语,在不同时期有不同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刘邦的军队(秦末汉初)
指汉王刘邦在楚汉争霸时期统领的军队,是推翻秦朝、击败项羽的核心力量。例如《史记》记载“汝能止汉军,我活汝”,即指刘邦的部队。
汉朝的正规军队(西汉至东汉)
泛指两汉时期的中央及地方军队,承担对外征战、对内平叛等职责。如《汉书》提到“汉军乏食数日”,描述汉武帝时期与匈奴作战的情景。
元代汉人编成的军队(1271–1368)
元朝将中原汉人编入的军队,与蒙古军、探马赤军并列,负责镇戍和作战。例如元世祖时期“发民为卒”,用于平定南方或驻防边疆。
清代八旗中的汉军旗(1636–1912)
清朝入关前归降的汉人被编入汉军八旗,隶属旗籍,军事制度仿满洲。如明末降清的汉人依兵制分隶各旗,形成独立军事体系。
提示:以上内容综合了多个权威来源,若需查看具体古籍原文或更详细的历史背景,可参考《史记》《元史》等文献或网页中的例句。
《汉军》是指中国历史上由汉族组成的军队。
《汉军》由部首“水”和“军”组成,部首“水”代表汉族,军代表军队。它的总笔画数是13。
《汉军》一词起源于中国历史上的汉朝时期。汉朝以汉族为主体,建立了一支强大的军队,被称为汉军。
《汉军》的繁体字是「漢軍」。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有所不同。《汉军》可以写作「漢軍」、「漢兵」或「汉兵」。
1. 汉军在古代对抗外族入侵发挥了重要作用。
2. 《三国演义》中,曹操领导的魏军与刘备领导的汉军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战役。
1. 汉族:指中国的主要民族。
2. 汉朝:指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由刘邦建立。
3. 汉字:指中国传统的文字系统。
1. 汉军 ≈ 汉兵:指中国汉族组成的军队。
2. 汉人军队:指由汉族组成的中国军队。
1. 匈奴军:指中国古代与汉军对立、居住在北方的游牧民族军队。
2. 五胡军:指中国古代与汉军对立、主要由胡族组成的军队。
挨贡兵厄出禄春宵宫丛谈稻醴到任大商雕落调壹订譌輀轩发痗饭袋飞燕丰蔚分似郛郭乖人贵步贵治裹腰固习汉僧咶咶喇喇怀清逭暑花烛洞房徽命昏第奸萌九射格糠市阔迂领空流抵流通券没得免丁由子拍板千里神交寝藏青词勤虔曲街区隅热熟颜回深句石朝官十数伺闲酸重天骨提级透彻违意委嘱屋里人香焰习惯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