愍不畏死的意思、愍不畏死的详细解释
愍不畏死的解释
愍:祸乱。形容强盗恶霸是不怕死的亡命之徒。
词语分解
- 愍的解释 愍 ǐ 同“悯”②。 笔画数:; 部首:心; 笔顺编号:
- 死的解释 死 ǐ 丧失生命,与“生”、“活”相对:死亡。死讯。死刑。死囚。死棋。死地。生离死别。死有余辜。 不顾生命:死志(牺牲生命的决心)。死士(敢死的武士)。死战。 固执,坚持到底:死心塌地。死卖力气。 无
网络扩展解释
“愍不畏死”是一个汉语成语,其详细解释如下:
一、拼音与基本释义
- 拼音:mǐn bù wèi sǐ
- 释义:
“愍”指祸乱或混乱,“不畏死”即不怕死。合起来形容强盗、恶霸等亡命之徒在作恶时不顾生死,带有贬义。该成语多用于描述凶悍且无视法律道德的暴徒。
二、出处与典故
- 出处:
最早见于清代学者王夫之的《读通鉴论》卷二十四:“自非李元平、源休、张光晟辈之愍不畏死,谁则从之?”
注:李元平、源休等人是唐代叛臣,此处借指不怕死的叛乱者。
三、用法与例句
- 文学引用:
蔡东藩在《南北史演义》中写道:“是谓愍不畏死……晔无愧色,亦无戚容。”
- 现代语境:
如描述抗日战争时期汉奸行为:“上海国军撤退后,头一批出来做汉奸的都是些无赖之徒,或愍不畏死的东西。”
四、补充说明
- 近义词:亡命之徒、肆无忌惮(注:具体近义词资料有限,需结合语境使用)。
- 反义词:贪生怕死、畏首畏尾。
- 适用场景:多用于历史评论或文学作品中,强调对作恶者无所畏惧的批判。
如需更全面的例句或出处考证,可参考《读通鉴论》原文或权威词典。
网络扩展解释二
《愍不畏死》的意思
《愍不畏死》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对不怕死的人感到怜悯。它形容那些勇敢无畏,追求事业理想而不顾生死的人。
拆分部首和笔画
《愍不畏死》由“心”、“止”、“犬”、“灬”、“火”五个部首组成。
根据拼音查字典可以得知,《愍不畏死》的笔画数是11画。
来源
《愍不畏死》来源于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警世通言·驯蛟记》。故事中的主人公杨玉环不怕生死,立下壮志,最终被称为《愍不畏死》。
繁体
《愍不畏死》的繁体字为「憫不畏死」。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写法中,愍的写法为「憫」,灬的写法为「溹」。
例句
1. 他为了追求正义,愍不畏死地参与了反抗行动。
2. 勇敢的战士们愍不畏死地保卫着家园。
组词
憫愍、愍悯、愍恻、死畏、愍怜
近义词
不惧死、毅然前行
反义词
胆怯、畏首畏尾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