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滥觞的意思、滥觞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滥觞的解释

[originate] 浮起酒杯。喻事情的开始

夫江始出于岷山,其源可以滥觞。——《孔子家语·三恕》

详细解释

(1).指江河发源处水很小,仅可浮起酒杯。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一》:“ 江水 自此已上至微弱,所谓发源滥觴者也。” 清 钱谦益 《南京吏部右侍郎顾起元父国辅赠通议大夫制》:“朕闻 黄河 之水,源可滥觴。”

(2).指小水。 南朝 宋 谢灵运 《三月三日侍宴西池》诗:“滥觴逶迤,周流 兰殿 。”

(3).比喻事物的起源、发端。《初学记》卷十六引 唐 虞世南 《琵琶赋》:“强 秦 创其滥觴,盛 汉 尽其深致。” 唐 刘知几 《史通·序例》:“滥觴肇迹,容或可观,累屋重架,无乃太甚!” 清 王韬 《<淞滨琐话>自序》:“夫荒唐之词,发端於 漆园 ;怪诞之説,滥觴乎《洞冥》。” 郭沫若 《今昔集·论古代文学》:“ 中国 文化大抵滥觞于 殷 代。”

(4).波及;影响。 宋 魏庆之 《诗人玉屑·沧浪诗评》:“盛 唐 人诗,亦有一二滥觴晚 唐 者。” 宋 陈亮 《复胡德永书》:“ 亮 方一切置门外之是非,而求其自容于天地间,倘可以免,凡今所召,皆数年前餘波之所滥觴也,决不敢以是自沮。”

(5).犹泛滥;过分。 明 叶子奇 《草木子·杂制》:“借使所入之沟虽通,所出之沟既塞,则水死而不动,惟有涨满浸淫,而有滥觴之患矣!”《明史·史可法传》:“今恩外加恩未已,武臣腰玉,名器滥觴,自后宜慎重。”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嘉庆初年谏臣》:“ 福文襄王 康安 虽屡立战功,然所歷封疆,苞苴广进,没后復膺重典,未免滥觴。”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滥觞”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làn shāng()。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一、本义与词源

  1. 字面含义
    原指江河发源之处水量极小,仅能浮起酒杯(“滥”指水流漫溢,“觞”指古代酒器)。如《孔子家语·三恕》记载:“夫江始出于岷山,其源可以滥觞。”
    数学表达为:若水源处水量 $V$,则 $V approx$ 一觞之容量。

  2. 词源演变
    该词最早见于先秦文献,如《荀子·子道》中“其源可以滥觞”,后逐渐引申为事物起源的比喻义。


二、现代用法

  1. 名词:事物的起源
    指代事物发展的初始阶段或源头。
    例句:

    • “中国文化大抵滥觞于殷代”(郭沫若《今昔集》引用)
    • “韦昭为首任博士祭酒,为南京太学之滥觞”
  2. 动词:波及或影响(较少用)
    如“共和党掌控众院滥觞于金瑞契1994年的策略”。


三、常见混淆点

  1. 读音纠正
    部分人误读为“lànshāng”(连读),但实际应为两个独立音节làn shāng。
  2. 与近义词区别
    • 发轫:强调开始行动(如“项目发轫于去年”)。
    • 滥觞:侧重起源的微小性(如“理论滥觞于一篇短文”)。

四、文化拓展

在《水经注》等地理著作中,常用“滥觞”描述河流发源地的水文特征,如“江水自此已上至微弱,所谓发源滥觞者也”。这一用法体现了古代对自然现象的细致观察。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查阅《汉典》或《搜狗百科》等权威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滥萌的意思

滥萌是一个汉字词语,意为事物起源或根源。它由两个部首组成,分别是“水”和“木”,笔画数为13画。

滥萌的拆分部首和笔画

滥萌的部首分别是“水”和“木”,表示与水和木有关。它的笔画数为13画。

滥萌的来源

滥萌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庄子·秋水》一篇中,其中写道:“至于燕雀安知反哺之恩,而有互助之意呢?鱼相忘于江湖,人相忘于滥萌,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这里的滥萌即指事物的源头。

滥萌的繁体字

滥萌的繁体字为「濫萌」,读音与简体字相同,意义也相同。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中,滥萌的写法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清代《康熙字典》中将滥萌写作「濫獏」,但其意思与现代写法相同。

滥萌的例句

1. 他是这一行业的滥萌,对于每个行业的起源和发展都有深入了解。

2. 这场疫情是由滥萌的吸食野生动物引起的。

滥萌的组词

1. 滥竽充数:指不合格者逞能夸耀。

2. 滥制:指制造大量且质量较差的物品。

滥萌的近义词

源头、本源、起始、发轫

滥萌的反义词

末流、终点、终结、终止

别人正在浏览...

饱腹贝帙鼻凹里砂糖簿决部勒怊怅晨风赪壤陈留八俊短诗椟护范进发装肥皂荚风励赗襚复卒挂吼管治贵衙谷贱伤农古井不波孤嗣哼气横秋惠赐恚骂贿谢家鷄节嫠结识节衣荆南局地吁天矍相恋皁骊靬买官鬻爵马帐臬台暖痛遣哀篬筤墙头草热诚僧衲商辛舍下手高眼低刷勘天吏贴送突坏婉悦闻雷失箸毋或向服响捻子响尾蛇闲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