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编断简的意思、残编断简的详细解释
残编断简的解释
残缺不全的书籍。 宋 欧阳修 《论删去正义中谶纬札子》:“残编断简,出於屋壁。” 清 戴震 《书阎宁前墓志后》:“忠义之士,虽其残编断简,人犹慕而传之,况其鸿文鉅篇,照耀人间乎!”
词语分解
- 残编的解释 残缺不全的书。 元 成廷珪 《夜思》诗:“青灯细雨三更梦,白首残编万古心。” 明 文徵明 《寄黄泰泉学士》诗:“残编空復淹 司马 ,当路何人荐《子虚》!”
- 断简的解释 见“ 断简残编 ”。
专业解析
“残编断简”是一个汉语成语,指残缺不全的书籍或文稿,常用来形容因年代久远、保存不善或战乱破坏等原因而散佚不全的古代典籍。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进行详细解释:
一、 核心释义
指残缺不全的古籍或书卷。其中:
- 残编: “残”指残缺、不完整;“编”原指串联竹简的皮条或绳子,后引申指书籍、书册。合指残缺不全的书册。
- 断简: “断”指断裂、断开;“简”指古代书写用的竹片或木片,即竹简或木简。合指断裂散落的竹简木片。
整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古代书籍因竹简散乱断裂而变得残缺不全的状态,后泛指所有残缺不全的文献资料。
二、 字义分解与引申
- 残: 本义为伤害、毁坏,引申为不完整、剩余、残余。
- 编: 本义为串联竹简的皮绳(韦编),引申为按顺序排列、组织,再引申为书籍、书卷(因古代书籍由编连的竹简构成)。
- 断: 本义为截开、分开,引申为不连续、隔绝。
- 简: 本义为古代书写用的狭长竹片或木片,是纸张普及前的主要书写材料,后也泛指书籍、信件。
“断简”一词本身就常用来指代残缺的文字记载或书籍。
三、 出处与典故
该成语的形成与演变反映了古代文献保存的艰难。其概念和类似表述很早就已出现:
- 其思想源头可追溯至对古代典籍散佚现象的记述。例如,宋代欧阳修在《论删去正义中讥纬札子》中提到:“或曰:焚其书,废其徒,然后可也。则《礼》之失自唐已来,论议者多矣,况《九经》正义,涉乎纬谶之文,尤为驳杂,不必尽焚,如《毛郑诗》之《谱》及《正义》中援引纬说,如‘六天’、‘感生帝’之类,皆可删去,以《诗》之残编断简,犹有可采,况其全者?”
- 《宋史·欧阳修传》在评价其学术贡献时也提到:“修好古嗜学,凡周、汉以降,金石遗文,断编残简,一切掇拾,研稽异同。” 这里“断编残简”与“残编断简”同义,指欧阳修广泛收集并研究各种散佚不全的古代文献。
四、 用法与语境
- 形容古籍散佚: 主要用于描述古代书籍因各种原因(如战火、虫蛀、水淹、人为破坏等)而部分丢失、损毁的状态。例如:“历经战乱,许多珍贵典籍只剩下些残编断简。”
- 指代零散资料: 引申指零散不全的文字记录、历史资料或研究成果。例如:“关于那段历史,我们只能从一些残编断简中寻找线索。”
- 带有惋惜意味: 使用时往往带有对文化损失、历史信息缺失的惋惜之情。
- 同义或近义表达: 断简残编、断编残简、断墨残楮、片简残编、蠹简遗编等。
五、 文化意义
“残编断简”不仅是一个描述性的词语,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它提醒人们古代文献保存与流传之不易,突显了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过程中文献典籍所经历的劫难与坚韧。对“残编断简”的搜集、整理、校勘和研究(即“辑佚”),是中国传统学术(尤其是清代朴学)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恢复古书原貌、保存文化遗产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权威参考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释义基础)
[宋] 欧阳修. 《欧阳文忠公集》. (典故出处)
[元] 脱脱 等. 《宋史·卷三百一十九·列传第七十八》. (历史应用)
网络扩展解释
“残编断简”是一个汉语成语,指残缺不全的书籍或文章,通常因年代久远、战乱、保存不善等原因导致文献散佚或破损。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 字面意义:
“编”指古代串联竹简的皮条或绳子,“简”是书写用的竹片或木片。成语字面指断裂的编绳和残损的竹简,代指不完整的文献。
- 引申义:
泛指因历史原因(如战乱、火灾、虫蛀等)而残缺的书籍、文章或文史资料。
二、出处与用法
-
历史渊源:
- 最早见于北周庾信的《谢滕王集序启》:“残编落简,并入尘埃。”
- 宋代欧阳修在《论删去正义中谶纬札子》中亦提到:“残编断简,出於屋壁。”
-
近义关联:
与“断简残编”“断编残简”为同源成语,意义相近,均强调文献的残缺性。
三、使用场景
- 学术研究:
常用于描述古代文献整理或考古发现中不完整的文本,如:“考古学家从墓中发掘出一些残编断简,需进一步修复研究。”
- 文学创作:
可比喻零散的记忆或未完成的作品,如:“这部小说仅是残编断简,作者便因病搁笔。”
四、例句参考
- 清代戴震曾言:“忠义之士,虽其残编断简,人犹慕而传之。”
- 宋代黄庭坚诗云:“断编残简伴闲居。”
五、补充说明
- 现代延伸:
该词也可用于比喻零散的知识片段或未完成的项目,如“历史的残编断简中隐藏着无数未解之谜”。
- 相关成语:
“片纸只字”“吉光片羽”均与文献的珍贵残缺性相关,但侧重点略有不同。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案例,可参考欧阳修《集古录》或陆游《对酒》等古籍。
别人正在浏览...
本道冰河鄙啬畅行无阻呈露弛坠刺触村径打瞌铳当难顶数饤坐男地学度尺遁居夺锦恶韵朏朏富宠拊育吭首寒羊衡门深巷花面韹韹化通江山好改,秉性难移急飐飐絶理剧寮隽脆口说无凭夸讲款对两者联合机栎樗灵乩緑瓷抨劾剽分辟邪伎千夫长起官琼树祈盼缺心少肺绍兴酒收伏送聘松文太孙外快微歌偎慵堕懒武貔消却翛翛笑语瑕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