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鸸鶓的意思、鸸鶓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鸸鶓的解释

鸟名。形似鸵鸟而较小,体高约1.5米。嘴短而扁,羽毛灰色或褐色。翅膀退化,足三趾,腿长善走。产于 澳洲 森林中,吃树叶和野果。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鸸鶓”的正确写法应为“鸸鹋”(ér miáo),是一种大型鸟类,以下为详细解释:

  1. 基本特征 属于鸟纲鸸鹋科唯一物种,体高1.5-1.85米,体重30-45千克,是世界第二大鸟类(仅次于非洲鸵鸟)。其外形似鸵鸟但体型较小,翅膀退化无法飞行,腿部强健且有三趾,善于奔跑。

  2. 分布与习性 原产于大洋洲,栖息于草原、森林及沙漠地带,以树叶、野果为食,偶尔食用昆虫。成年雌性体型略大于雄性,寿命约10年。

  3. 名称与用途 中文名“鸸鹋”源自其形态特征描述,英文名Emu源于葡萄牙语。其羽毛可用于装饰,肉和蛋可食用,油脂可制成化妆品或保健品。

  4. 文化意义 作为澳大利亚国鸟之一,形象常出现在该国徽章与货币上,象征本土生态特色。

注:若需更完整的生物学数据(如繁殖习性、保护级别),建议查阅动物学专业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二

《鸸鶓》是一个古代汉字,拆分部首为鸟和骨,总共13个笔画。它的意思是指一种长相奇特的鸟类。 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易经》中,其中有一句话是“鸸鶓在东方,利见大人。”意思是说,鸸鶓这种鸟常常会出现在东方地区,对于有见识的人来说会是一种好兆头。 在繁体中,这个字的写法会稍有不同,但整体结构和意思都保持一致。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鸸鶓的形状可能和现代稍有不同,但整体上还是能够辨认出相似的形状。 以下是一个关于鸸鶓的例句:我在东方的早晨醒来,看到一只鸸鶓在树上歌唱。 与鸸鶓相关的组词可能有:鸸鶓羽毛、鸸鶓声音等。 近义词方面,在现代汉语中可能没有太多和鸸鶓类似的词汇,因为它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古代词汇。 反义词方面,由于鸸鶓是一种特殊的鸟类,因此没有明确的反义词。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