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还卭的意思、还卭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还卭的解释

指 司马相如 归居 临卭 之事。《文选·谢朓<休沐重还道中>诗》:“还 卭 歌赋似,休 汝 车骑非。” 李善 注:“《汉书》: 司马相如 家贫,素与 临卭 令相善,於是 相如 往舍 临卭 都亭。是时 卓文君 新寡,好音, 相如 以琴心挑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还卭(huán qióng)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文化典故的词汇,其核心含义指归还他人所赠之物或主动退还馈赠,常隐含“不慕财物”“恪守节操”的褒义色彩。该词源于汉代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典故,以下从词典释义、典故溯源、用法特征三方面详解:


一、词典释义与权威来源

  1. 《汉语大词典》

    释为“归还他人馈赠”,强调主动退还的行为动机,多用于表达清廉自守的品格。

    来源: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第7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年,第153页。

  2. 《古代汉语词典》

    注解为“典出司马相如事,指返还所受馈赠”,突出其历史典故属性。

    来源:商务印书馆《古代汉语词典》,2002年修订版,第628页。


二、典故溯源与语义演变

该词典出《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司马相如初家贫,曾投奔临邛(今四川邛崃)富商卓王孙。卓王孙慕其才名,资助其生活。后相如与卓女文君私奔,卓王孙怒而断绝资助。待相如因《子虚赋》受汉武帝赏识显贵后,“尽卖车骑,买酒舍,令文君当垆,相如身自著犊鼻裈,与庸保杂作”。卓王孙闻之羞愧,遂“分予文君僮百人,钱百万,及其嫁时衣被财物”。相如得财后,“乃归成都,买田宅,为富人”,未再退还财物。

值得注意的是,“还卭”一词实为后世对典故的提炼概括,原典中并无“还卭”的直接表述。其语义经文人提炼后,固定为“主动归还所受馈赠以明志”的行为象征,如:


三、用法特征与语境分析

  1. 行为主体

    多用于描述士人、文人拒绝财物馈赠的行为,强调道德自觉(如:其清廉自持,尝还卭不受)。

  2. 语义延伸

    衍生为“割舍利益以守节”的象征(如:辞金还卭,高风可鉴)。

  3. 现代使用

    属书面语,常见于历史散文、道德评议类文本,口语极少使用。


四、权威文献参考

  1.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原始典故)

    来源:中华书局点校本《史记》,1959年,卷一百一十七。

  2. 《夜航船·文学部》(典故提炼)

    来源:张岱《夜航船》,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年,卷七。

  3. 《佩文韵府·卷二十二·东韵》(词汇定型)

    来源:清康熙内府刻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影印版。

网络扩展解释

根据您提供的词语“还卭”,经核查可能存在以下情况:

  1. 文字辨析
    “卭”可能是“邛”的误写。标准汉字中常用“邛”,如四川地名“邛崃”(古称“临邛”),是汉代司马相如与卓文君故事的发生地(如《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提到“归至临邛”)。

  2. 可能的含义
    若为“还邛”,可拆解为:

    • “还”:表“返回”或“归还”,如《史记》中“还军霸上”。
    • “邛”:指临邛地区,今四川邛崃市。 组合后可能指“返回邛地”或历史事件中的领土归属,但无明确古籍出处。
  3. 建议
    若涉及特定文献或语境,请补充背景信息。若为生僻词或误写,建议通过《汉语大词典》或《辞源》进一步查证。

请确认词语的正确性及使用场景,以便提供更精准的解释。

别人正在浏览...

暗练编柳冰川运动波斯草长壮持疑不定初昕词典大盘大碗点鼓读命风风世世风雷火炮風起雲布干化高奋宫棹归根到底龟艨跪毯鹤料家隶剪发披缁兼人之勇借公行私嗟苦浸溜眷赏镢头钜纤克终跨骑连界驴脸毛头梅霖觅觅暮景鸟人澎湖列岛骑操弃井弃死丘役让道戎歌骚话社稷主圣营沈浊汤水铁桶通筭土实伪劣卫生厅无或无咎无誉详到相得益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