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鼓子花的意思、鼓子花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鼓子花的解釋

(1).草花名。即旋花。 唐 鄭谷 《長江縣經賈島墓》詩:“重來兼恐無尋處,落日風吹鼓子花。” 宋 辛棄疾 《臨江仙·簪花屢堕戲作》詞:“鼓子花開春爛熳,荒園無限思量。”亦省作“ 鼓子 ”。 清 黃宗羲 《小園記》:“因買瓦盆百餘,以植草花……鈴兒、鼓子、忘憂、含笑。”

(2).比喻容色不佳的妓女。 宋 陳師道 《後山詩話》:“ 張子野 老于 杭 ,多為官妓作詞,與 胡 而不及 靚 。 靚 獻詩雲:‘天與羣芳十樣葩,獨分顔色不堪誇。牡丹芍藥人題徧,自分身如鼓子花。’ 子野 于是為作詞也。” 元 喬吉 《揚州夢》第三折:“你題情休寫香羅帕,我寄恨須傳鼓子花。” 明 俞弁 《山樵野語》卷十:“詩人以妓女無顔色者謂之鼓子花。”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鼓子花是漢語中一個具有多重内涵的植物名稱,其核心含義及延伸釋義如下:

一、基本釋義與植物屬性 鼓子花為旋花科植物打碗花(學名:Calystegia hederacea)的别稱。該植物屬于多年生草本,莖蔓生,葉片呈戟形,夏季開白色或粉紅色漏鬥狀花。其名稱源于花朵閉合時形似鼓槌,故民間稱“鼓子”,常見于田野、路旁等濕潤環境。

二、藥用價值記載 據《中華本草》記載,鼓子花的根莖可入藥,具有健脾消食、利尿解毒的功效,其幹燥根在《神農本草經》中被稱為“旋花根”,用于治療脾胃虛弱、水腫等症。

三、文學意象與文化象征 在詩詞文化中,鼓子花常被賦予堅韌的意象。宋代詩人晏殊曾詠:“鼓子花堪愛,疏葩淡碧時”,形容其野逸之美。民間戲曲《天仙配》更以鼓子花比喻平凡而頑強的生命力。

四、名稱演變與方言别稱 該植物在不同地域有“鼓子草”“旋花”等别稱,明代《本草綱目》詳細記載:“其花不作瓣狀,自中分為五,狀如鼓,故有鼓子之名。”北方部分地區因其莖蔓纏繞特性,又稱“纏枝牡丹”。

網絡擴展解釋

“鼓子花”一詞的解釋可從植物學及文學比喻兩個角度詳細闡述:

一、植物學定義 鼓子花是旋花科植物,學名為Calystegia silvatica subsp. orientalis,屬多年生蔓性草本。其形态特征包括:莖細長纏繞、葉互生呈戟形、夏季開淡紅色或白色漏鬥狀花。别名衆多,如打碗花、狗兒彎藤、籬天劍等,常見于山坡、荒地及平原地區。

二、文學與比喻意義

  1. 詩歌意象:唐代詩人鄭谷在《長江縣經賈島墓》中以“落日風吹鼓子花”渲染蒼涼意境,宋代辛棄疾則在《臨江仙》中借鼓子花表達春日感懷。
  2. 社會隱喻:宋代文獻中,鼓子花被用來形容“容色不佳的妓女”,暗指外表平凡卻身份低微的女性。
  3. 成語象征:衍生出“虛有其表”的寓意,比喻事物外表華麗而内在空洞,如“鼓子花般無實”。

三、文化關聯 該植物因花朵形态與古代樂器“鼓”相似得名,其易逝的特質常被文人用以寄托人生無常的哲思。例如謝翺詩作《鼓子花》通過此花抒寫家國情懷。

如需更深入的植物學特征或詩詞原文,可參考《漢典》《臨江仙·簪花屢堕戲作》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哀匏安魂曲邦采闆油參狼羌辏巧大喜若狂帝宮洞隱燭微遏匿峰回路轉風涼浮屠格眼傀俄貴手阖闾城槐燧胡行降除減免階闼浚房君子風聚生嚂噓連通器落英缤紛稆豆蠻氈馬卸面幂鳴弦憫切男巫内官能勾釀米泥飲女紀媲迹妻梅子鶴秋角起卒确質弱冠之年山颠生臣聲骨殊述松口碎心裂膽攤販玩兵黩武忘蹄弦詞相保飨賀相機而行小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