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古拙的意思、古拙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古拙的解释

[unsophisticated] 古老质朴,不加修饰

五经子史才四千卷,皆赤轴青纸,文字古拙。——牛弘《献书表》

书法瘦劲古拙

详细解释

(1).古旧朴拙。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总论》:“次有轻薄之徒,笑 曹 刘 为古拙,谓 鲍照 羲皇 上人。” 隋 李谔 《上隋高祖革文华书》:“指儒素为古拙,用词赋为君子。”

(2).谓古雅质朴。《南齐书·豫章文献王嶷传》:“讯访东宫 玄圃 ,乃有柏屋,製甚古拙。”《隋书·经籍志一》:“赤轴青纸,文字古拙。” 明 李贽 《书应方卷后》:“﹝ 焦弱侯 ﹞笔画不如 念菴先生 婉媚,而古拙逈别。” 何其芳 《画梦录·魔术草》:“我曾去扫过他的墓,青石台阶与碑上的雕饰都很古拙,和其他的墓不同。”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古拙"是汉语中形容事物风格古朴、不事雕琢的形容词,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三方面阐释:

一、本义溯源 "古拙"由"古"与"拙"二字构成复合词。"古"本指久远年代,《说文解字》释为"故也",强调时间维度;"拙"原指笨拙,《玉篇》解作"不巧也",后引申出质朴意涵。二字结合始见于南朝文献,用于描述器物造型的原始美感。

二、权威辞书释义

  1.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定义:"古朴而少修饰",强调其去雕饰的特质,常用于评价艺术品的原始韵味。
  2. 《汉语大词典》补充说明:"质朴率真,不尚奇巧",突出其与刻意造作的对立性,适用于建筑、书法等传统艺术领域。

三、现代应用场景 故宫博物院官网在瓷器鉴赏指南中,将"古拙"列为宋代官窑的重要特征,指其釉色温润、器型简约的审美特质。中国书法家协会官网评价北魏碑刻时,多次使用"古拙雄健"描述其笔法遒劲而不失天真的艺术效果。

网络扩展解释

“古拙”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形容事物具有古老质朴、不加修饰的特质,常用于艺术、文学等领域,强调自然、原始的美感。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古拙”指事物呈现出的古朴、拙朴风格,核心在于“古”与“拙”的结合:


二、艺术表现

在艺术创作中,“古拙”常被用来形容以下特点:

  1. 书法与绘画:线条粗犷、结构简练,如“瘦劲古拙”的书法(),或古埃及壁画中原始而富有生命力的笔触()。
  2. 雕塑与建筑:形式简单却充满力量感,例如古拙的泥塑、柏屋建筑()。
  3. 文学与文字:语言风格质朴,如古代典籍中“赤轴青纸,文字古拙”的记载()。

三、历史用例

该词在历史文献中多次出现,体现其文化内涵:


四、美学价值

“古拙”被视为一种返璞归真的美学追求,与过度雕琢的精致风格形成对比。它通过“不完美”展现自然本真,传递出历史沉淀的厚重感()。


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艺术作品或文献中的“古拙”案例,可参考上述来源中的完整内容。

别人正在浏览...

八枋摆龊白梅白纻辞半桌鲍室不粒不约而同步卒惨境测地策画伧父摛翰冲冠发怒调揭狄隶定虐订疑考误顿门独善二兽汾阴鼎浮收勒索干鼎关鏁规章制度讙奋胡撦火尽灰冷蛟子刊剥口龂窥望连播连旝扪摸眇略泥融觉扲掑潜退瞧见妾鱼秦规人身保险桑菌删要射利沽名实户水龙说啰说皂素面土头望士纹丝下不去相磨嚣会小舅子徙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