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傍通的意思、傍通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傍通的解释

(1).四方通达,畅通。 三国 魏 阮籍 《东平赋》:“四时仪其象,阴阳畼其气,傍通迴盪,有刑有德。”《文选·郭璞<江赋>》:“爰有 包山 洞庭, 巴陵 地道,潜逵傍通,幽岫窈窕。” 李善 注:“潜行水底,云无所不通,号为地脉。”

(2).谓学问广博通达。《文选·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足下傍通,多可而少怪。” 李善 注:“言足下傍通众艺。”《陈书·儒林传·顾越》:“ 越 少孤,以勤苦自立,聪慧有口辩,説《毛氏诗》,傍通异义, 梁 太子詹事 周捨 甚赏之。”《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犹喜 白氏 女工精絶,翰墨傍通。”

谓靠近四方通达之地。《管子·兵法》:“一气专定,则傍通而不疑;厉士利械,则涉难而不匱。”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傍通"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复合结构的词汇,其核心含义可从构词法与文献用例两方面解析:

一、词源解析 "傍"取"靠近、依附"之意,"通"指"贯通、通达",二字组合形成动补结构,意为通过接触旁类事物而获得通晓。《汉语大词典》将其释为"触类旁通",强调以已知推未知的认知方式(来源:《汉语大辞典》第七版)。

二、典籍用例 该词最早见于南朝刘勰《文心雕龙·原道》:"故知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旁通而无滞,日用而不匮。"此处"旁通"与"傍通"为异体写法,均指通过广泛联系实现贯通理解(来源:中华书局《文心雕龙校注》)。

三、语义特征

  1. 认知路径:强调横向思维,区别于垂直深究
  2. 知识关联:要求具备跨领域联结能力
  3. 应用场景:多用于学术研究、技艺传承领域

四、近义辨析 与"旁通"构成异形词关系,《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推荐使用"旁通"为规范词形。但在古代文献中,"傍通"与"旁通"长期混用,如《周易·乾卦》"六爻发挥,旁通情也"即用"旁"字(来源:商务印书馆《古代汉语词典》)。

五、现代应用 当代语言实践中,"傍通"多保留在专业典籍研究领域,日常表达中更常见"触类旁通"的短语形式,如《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将"触类旁通"列为推荐用法(来源: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现代汉语规范词典》)。

网络扩展解释

“傍通”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以下含义:

  1. 四方通达,畅通
    指地理或空间上的四通八达。例如《文选·郭璞<江赋>》提到“潜逵傍通”,描述水道贯通无阻。三国魏阮籍的《东平赋》中也用“傍通迴盪”形容地势开阔。

  2. 学问广博通达
    形容知识渊博、融会贯通。如嵇康在《与山巨源绝交书》中称赞对方“足下傍通,多可而少怪”,南朝《陈书·顾越传》也提到他“傍通异义”。

  3. 靠近四方通达之地(较少用)
    部分文献(如《管子·兵法》)提及此义,强调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例如“傍通而不疑”指占据交通便利之地以增强稳定性。


补充说明

别人正在浏览...

坂田背槽抛粪鄙疆捕风捉影禅床宸州闯客粗险大坰之惭大一会跌打豆瓣酱独脚五通多足动物罚殛负屈衔寃供攀攻剽横行略还珠买椟夥繁将虾钓鳖节文记刻扃闭沮诽控拢诓嘴狼歌老学庵灵燔灵岫龙章梅勒额真缅思明饬那堪闹攘内吸剂切似欺诒佉卢文字曲赞热敷日表肉搏战盛阳蛇势宿勤胎气脱空罔罝王刘晩堂猥佌委积乌台使君无资乡壁狝猴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