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菰蒲的意思、菰蒲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菰蒲的解释

(1).菰和蒲。 南朝 宋 谢灵运 《从斤竹涧越岭溪行》诗:“苹萍泛沉深,菰蒲冒清浅。” 宋 张元干 《念奴娇》词:“荷芰波生,菰蒲风动,惊起鱼龙戏。” 元 郑光祖 《倩女离魂》第二折:“向断桥西下,疏剌剌秋水菰蒲,冷清清明月芦花。” 鲁迅 《集外集拾遗·<无题>诗》:“深宵沉醉起,无处觅菰蒲。”

(2).借指湖泽。 南唐 张泌 《洞庭阻风》诗:“空江浩荡景萧然,尽日菰蒲泊钓船。” 明 孙蕡 《湖州乐》诗:“菰蒲浪深迷白紵,有时隔花闻笑语。” 清 金农 《松陵雨泊》诗:“一夕菰蒲打蓬雨,声声引梦入江湖。”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菰蒲是汉语中表示两种水生植物的组合词,具体释义如下:

一、词汇构成与基本含义 "菰"指茭白(学名:Zizania latifolia),属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基部嫩茎可食用。《汉语大词典》释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池沼里,嫩茎经黑穗菌寄生后膨大,叫茭白,果实叫菰米"。"蒲"即香蒲(Typha orientalis),属香蒲科水生植物,叶可编织,花粉入药称蒲黄。《辞源》注其"叶可制席、扇等,嫩芽可食"。

二、植物特征与分布 二者均生长于湿地环境,常见于江南水乡。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载:"菰生水中,叶如蒲苇"。清代《植物名实图考》详述其形态:"蒲,水草也,叶似莞而褊,有脊而柔"。

三、文学意象演变 自唐宋时期成为经典文学意象,多用于描绘水乡景致或寄托隐逸情怀。苏轼《夜泛西湖》有"菰蒲无边水茫茫"之句,陆游《小舟游近村舍舟步归》写"数家茅屋水边村,杨柳依依绿映门。渡口唤船人独立,一蓑烟雨湿黄昏。菰蒲深处疑无地,忽有人家笑语喧"。

网络扩展解释

“菰蒲”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综合解析:

一、基本词义

“菰蒲”是两种水生植物的合称,即菰(禾本科菰属)和蒲(香蒲科香蒲属)。二者均生长于浅水或沼泽环境,常丛生成片。

二、植物特征

  1. 菰(茭白)

    • 科属:禾本科多年生浅水草本,茎高1-2米,叶片宽大扁平,圆锥花序。
    • 用途:嫩茎基部为蔬菜“茭白”,果实“菰米”可食用,古为“六谷”之一。
  2. 蒲(香蒲/水烛)

    • 科属:香蒲科多年生沼生草本,地下根茎乳黄色,地上茎粗壮,顶端有绒毛状花序(形似蜡烛)。
    • 用途:嫩芽可食,叶片可编织,花粉入药(蒲黄)。

三、引申含义

在文学中,“菰蒲”常借指湖泽水乡的意象。例如:

四、文化关联

古人常以“老菰蒲”自嘲,比喻隐逸或困顿的生活状态。如顾炎武诗“焉能钧三江,终年守菰蒲”,表达不甘隐居的心志。


注:如需具体诗句出处或植物分类细节,可参考(搜狗百科)和(今日头条)的扩展内容。

别人正在浏览...

半周期便翾闭殓不拔之志不咎既往不恌策励鯧鯸澄幽齿牙之猾穿连裆裤赐对逮下担石奠竁殿院嚲翠独行其是伏蛰怪诞诡奇果谷毫铦昏墨鉴亮讦控金闺籍廑身进质羁影郎才女貌乐于潦淖龙帐搂沟子芒屣棉籽饼鸣箭迷心碰头会喷腾平字潜契畦户清天痊瘉鹊岩上窜下跳蜀刀税甲思纬宋武台讨要投殒脱唇拖空子兔死凫举王灵宛马无敌手谢傅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