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昏墨的意思、昏墨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昏墨的解释

指官吏枉法妄为,贪赃受贿。语出《左传·昭公十四年》:“己恶而掠美为昏,贪以败官为墨,杀6*人不忌为贼。《夏书》曰,‘昏、墨、贼,杀’, 皋陶 之刑也。”《隋书·刑法志》:“杀伤有法,昏墨有刑,此盖常科,易为条例。” 清 萧山庸闲叟 《<秋女士赞>序》:“乃一班昏墨官吏,施其野蛮手段,杀及无辜,竟使热心毅力之豪侠家,断送於 轩亭 市口,岂不寃哉!”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昏墨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昏墨”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历史法律内涵的复合词,其释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释义

“昏墨”由“昏”与“墨”组合而成。

二、古代法律术语

“昏墨”曾作为罪名使用,属于“皋陶之刑”中的概念。据《左传》引夏书:“昏、墨、贼,杀”,指犯昏(颠倒是非)、墨(贪污腐败)、贼(杀人害命)三种罪行需处以死刑。此说亦见于《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

三、引用典籍

  1. 《汉语大词典》(参考来源:上海辞书出版社,1993年版)收录“昏墨”词条,释义为“昏聩贪墨”,强调其作为官员失职与腐败的双重含义。
  2. 《说文解字注》(参考来源:中华书局,2013年修订版)中“墨”字释义引《左传》注,佐证其与贪腐行为的关联性。

“昏墨”是古代对官员昏庸渎职与贪污敛财行为的并称,兼具道德批判与法律定性功能。

网络扩展解释

“昏墨”是一个源自古代典籍的汉语词汇,主要用于描述官吏的违法行为,具体含义如下:

一、基本释义

指官吏枉法妄为、贪赃受贿的行为。该词常与“贼”并列,构成“昏、墨、贼”三种罪行,在古代刑罚中对应死刑。


二、语源解析

  1. 出处
    源自《左传·昭公十四年》:“己恶而掠美为昏,贪以败官为墨,杀人不忌为贼。”
    此处将“昏”“墨”“贼”定义为三种重罪,其中“墨”特指官员贪腐渎职。

  2. 法律依据
    根据《夏书》记载,皋陶(上古司法官)制定的刑罚规定:“昏、墨、贼,杀”,即犯此三罪者当处死。


三、历史应用

  1. 法律文献
    《隋书·刑法志》中沿用此概念,强调“昏墨有刑”,表明古代对官吏贪腐的严惩态度。

  2. 文学引用
    清代文人萧山庸闲叟在《<秋女士赞>序》中抨击“昏墨官吏”滥用职权,反映该词在近代仍被用于批判腐败现象。


四、词义特点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代法律术语,可参考《左传》及历代刑法志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半老徐娘兵质比顺驳窦裁截赤株大圣地下灌溉独行其是发荣蜚遽分墬妇顺拂衣高篇公侯刮地皮骨库国邸还衡恨气后跟黄牛峡剨剨郊薮劫制秸秷济身击铁戟吻扣绣匡改阃正堀閲楞梨连环令盆螺贝马褡子毛脚鷄冥王星木乳饼衲袄漆妃骑衡轻量级穷覈屈受人定胜天热切闪诳时风绶鸟霜骨踏语亡命危辞耸听武陵溪乌贼契现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