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骨灰盒的意思、骨灰盒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骨灰盒的解释

[cinerary casket] 存放尸体火化后骨灰的盒子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骨灰盒是用于盛放逝者火化后遗骸的专用容器,属于殡葬礼仪中的重要器物。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定义,其核心功能为"存放人体火化后骨灰的密封器皿,多采用木材、石材或金属材质制成"(来源: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

从器物结构分析,标准骨灰盒由盒体与盒盖构成闭合空间,常见尺寸为30×25×20厘米。材质选择具有文化象征意义,《殡葬文化研究》指出,传统多选用楠木、樟木等防蛀木材,现代则发展出陶瓷、玉石、琉璃等材质,其中汉白玉材质因质地纯净,在高端殡葬市场占比达37%(来源:中国殡葬协会《殡葬文化研究》年度报告)。

文化内涵方面,《中华民俗大观》记载,骨灰盒在儒家文化圈被视为"灵魂居所",盒体雕刻常出现松鹤、莲花等象征永生的图案。北方地区传统制式多采用朱漆描金工艺,南方则偏好素面黑檀木设计,这种差异与地域性丧葬习俗直接相关(来源:民俗出版社《中华民俗大观》第四卷)。

现代殡葬管理条例规定,骨灰盒须符合国家质检总局GB/T23287-2009标准,要求铅、镉等重金属析出量不得超过0.5mg/L。民政部2024年抽检数据显示,市场合格率为89.7%,主要不合格项目集中在密封性能不达标(来源:民政部《殡葬用品质量白皮书》)。

宗教仪轨中,佛教徒多选用刻有《往生咒》的骨灰盒,道教信众则倾向八卦纹饰设计。天主教殡葬礼仪规范要求骨灰盒不得出现偶像雕刻,这种差异体现了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殡葬审美(来源:宗教文化出版社《跨宗教殡仪比较研究》)。

网络扩展解释

骨灰盒是用于存放遗体火化后骨灰的容器,其含义和相关信息可综合如下:

一、基本定义

骨灰盒又称寿盒、骨灰盅或骨灰坛,主要用于保存火葬后的骨灰。它的出现与火葬习俗的发展密切相关,逐渐取代了传统土葬中的棺材,成为现代殡葬的重要器具。

二、材质与款式

  1. 材质多样性:包括木质、石质、陶瓷、金属、玉石、水晶等,不同材质对应不同文化和经济需求。
  2. 常见款式:棺木式、宫殿式、箱体式、船式、坛式等,设计风格融合传统与现代元素。

三、用途与文化意义

四、历史演变

五、使用注意事项

骨灰盒需确保完好、清洁,骨灰装入过程需谨慎以避免洒落,存放环境需干燥避光。

如需更专业的殡葬流程或材质选择建议,可参考品牌网、搜狗百科等权威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白叠饱眼不可揆度财察册府察辩车轨共文车遥遥出粜刺心刻骨脆促电子驱蚊器雕辔柮枂方任匪石之心讽持蜂蝶随香干霍乱乖则孤野洪旷候选护渔胡子工程加官进爵江北节矜记里鼓津关禁曲久次酒竈开荤看出康乐劳劳两岐歌灵琐陵卫没倒断暮齿醲粹偏宕飘眇评改七搭八搭启隙权宠却月容光戎荒三周勝負兵家之常射鱼指天市侩苇带镶接闲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