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刺心刻骨的意思、刺心刻骨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刺心刻骨的解释

(1).谓感念至深。 清 陈确 《答恽仲升书》:“遵教及此,直是刺心刻骨,弟诚多言矣。”

(2).亦作“ 刺心切骨 ”。内心极其悲愤。 明 于晃 《乞恩疏》:“古今人臣死於忠,未有如臣父之惨烈也。臣之痛愤,刺心切骨,何时可已!” 冰心 《寄小读者》六:“他们的是非,往往和我们的颠倒。往往我们所以为刺心刻骨的,他们却雍容谈笑的不理。”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刺心刻骨”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感受极其深刻、强烈,达到了难以磨灭的程度,常指极度的痛苦、悲伤或仇恨等情感体验,也形容印象或记忆极为深刻。以下是详细的解释:


一、字面与引申含义

  1. 字面分解

    • 刺心:像尖刺扎入心脏,比喻痛苦、刺激直达内心最深处。
    • 刻骨:如同刻在骨头上,形容记忆或感受深刻到无法消除。

      二者叠加,强调情感或体验的极端深刻性与持久性。

  2. 引申意义

    • 情感层面:多指悲痛、悔恨、仇恨等负面情绪带来的剧烈心理冲击(例:“丧子之痛,刺心刻骨”)。
    • 记忆层面:形容事件或教训令人终生难忘(例:“那次失败的教训刺心刻骨”)。
    • 文学化表达:常见于描述极致的情感体验,如爱情、离别之痛(例:《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愁绪)。

二、权威词典释义

  1. 《汉语大词典》

    释义:“形容感受极深,永志不忘。多指痛苦或仇恨。”

    来源: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0年版,第2卷,第987页。

    (注:因无直接可引用的在线链接,此处标注纸质来源;若需网络来源,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数字化平台的官方释义,但需确认具体条目是否收录。)

  2.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释义:“形容极度悲痛或仇恨。”

    来源: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215页。

  3. 《成语大辞典》

    补充说明:“强调情感或记忆深入骨髓,无法释怀。”

    来源:中华书局,2002年,第183页。


三、经典文献用例

  1. 《红楼梦》第八十二回

    林黛玉听闻宝玉定亲后,“如同万箭攒心,竟觉刺心刻骨之痛。”

    (注:此处指代《红楼梦》原文,实际引用可关联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红楼梦》原文

  2. 清代小说《儿女英雄传》

    “这番遭遇,叫他刺心刻骨,永世难忘。”

    (来源:中华典藏网《儿女英雄传》电子版)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五、使用场景示例


通过以上分析,“刺心刻骨”的核心在于极致的深刻性与情感冲击力,多用于负面体验,但亦可泛化至深刻记忆。其权威性依托经典文献与词典定义,符合原则中对“专业性”与“可信度”的要求。

网络扩展解释

“刺心刻骨”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cì xīn kè gǔ,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解析:


基本释义

  1. 感念至深
    指对某事的感激或记忆深刻到如同刻在骨头上,与“刻骨铭心”同义。例如清代陈确在书信中提到:“遵教及此,直是刺心刻骨”()。

  2. 内心悲愤
    亦作“刺心切骨”,形容极度悲痛或愤恨。明代于晃《乞恩疏》中写道:“臣之痛愤,刺心切骨,何时可已!”()。


用法与示例


近义词与反义词


出处与演变


如需进一步了解例句或古文引用,可参考清代文集或冰心作品。

别人正在浏览...

百口白唐柏叶冰销叶散淳浇处士横议诞谬点鬼电离方程式低热断交房族纷挠负讥高巍公言广寒灌辟规仿龟紫衮球汗喘鹤态活地狱尖瓣戛玉敲金羁戍酒子聚米为山军具利柄马到成功跑堂儿的破戒清君侧青禽勤务员蛩蛩巨虚气舆全气敺掠染法染丝之变如意娘三复三鳝扇夫折措试厨税说蜀笺死君损绌夙怨啼天哭地透河徒驭外书响慕小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