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劳劳的意思、劳劳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劳劳的解释

[disconsolate; melancholy] 怅惘若失的样子。一说惆怅忧伤的样子

举手长劳劳。——《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详细解释

(1).忧愁伤感貌。《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清 孟亮揆 《渡黄河和大司农韵》:“十年筑舍空民力,忍听劳劳鸿雁歌。”《东欧女豪杰》第一回:“劳劳歌哭谁能见,空对西风泪满巾。”

(2).辛劳;忙碌。 唐 元稹 《送东川马逢侍御使回》诗:“流年等闲过,人世各劳劳。” 宋 梅尧臣 《晓》诗:“人世纷纷事,劳劳只自为。” 鲁迅 《书信集·致台静农》:“因年来精神体力,大不如前,且终日劳劳,亦无整理付印之望,所以拟姑置之。”

(3).犹落落。稀疏貌。 唐 李贺 《夜饮朝眠曲》:“觴酣出座东方高,腰横半解星劳劳。”

(4).犹唠唠。 宋 张耒 《莎鸡》诗:“劳劳终夕语,共此簷月光。” 明 唐寅 《题画》诗之十七:“班荆相对语劳劳,麻已沤成茧未繅。”

遥远。劳,通“ 辽 ”。《诗·小雅·渐渐之石》“维其劳矣” 汉 郑玄 笺:“山川者, 荆 舒 之国所处也,其道里长远,邦域又劳劳广阔,言不可卒服。” 孔颖达 疏:“当从辽远之辽,而作劳字者,以古之字少,多相假借。” 元 张翥 《漷农叹》诗:“劳劳千里役,泥雨半道途。”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马营》:“年年警报如星火,牌插劳劳远筑城。”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劳劳"的汉语词典释义及文学溯源

"劳劳"为古汉语叠词,其含义因语境差异呈现两种主流解释:

一、忧愁怅惘貌

此释义多见于古代诗文。例如《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载:"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此处"劳劳"生动刻画了焦仲卿与刘兰芝离别时缠绵悱恻的情感状态。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释"劳"字时引申其义为"忧心劳形",佐证了该词的惆怅内涵。此用法在汉魏六朝乐府诗中尤为常见,体现古人借音韵复沓强化情感张力的修辞手法。

二、辛劳不息貌

宋代以降的文献中渐增"劳劳"表奔波劳碌的用例。如陆游《和范待制秋日书怀》云:"劳劳岁月殊无补,醉醉形神尚可亲",以叠字强化诗人对仕途奔波的倦怠感。《汉语大词典》第2版第1396条明确标注该词"形容忙碌辛苦"的义项,此释义在现代方言中仍有遗存,如吴语部分地区保留"劳劳碌碌"的惯用表达。

学术溯源

该词的语义演变轨迹可参证《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4年版)第789页对"劳"字构型的解析:从力从荧省,本义为"强力救屋",后衍生出"忧劳""功劳"等引申义。叠词"劳劳"的两种释义恰体现了汉字"因声求义"与"依形索义"的双重训诂路径。

(参考来源:《汉语大词典》《古代汉语词典》《玉台新咏》)

网络扩展解释

“劳劳”是一个多义叠词,其含义需结合语境具体分析,主要包含以下四类解释:

  1. 惆怅忧伤貌
    指怅惘若失或忧愁伤感的状态,多见于古诗文。例如《孔雀东南飞》中“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清代孟亮揆诗句“忍听劳劳鸿雁歌”,均以“劳劳”刻画离别时的哀婉情态。

  2. 辛劳忙碌
    表示日常生活的辛勤劳碌。唐代元稹《送东川马逢侍御使回》中“人世各劳劳”,宋代梅尧臣《晓》诗“劳劳只自为”,以及鲁迅书信中“终日劳劳”的表述,均强调忙碌疲惫的状态。

  3. 稀疏貌
    此义项较少见,用于形容事物稀疏零落。如李贺《夜饮朝眠曲》中“腰横半解星劳劳”,以星辰稀疏之景烘托寂寥氛围。

  4. 同“唠唠”
    古语中可通假为“唠唠”,指絮叨不休,但现代使用频率极低,多见于宋代文献。


补充说明:

别人正在浏览...

败境伴送保安团奔遁本缘变褊标鉴匕鬯不惊蔡襄常疾谗訴超尘逐电闯窃大成殿电火帝辇之下短笠翻形稻戈壁滩购物观乐估堆儿孤羸故作玄虚涸辙画府华林园劫掠结念解斋讥查军婚宽弘琅琊丽侈沦落弥襟闽徼撇扭趫健轻盈邱区曲畏桡辞认贼作父宂政软肥绳索奢恣施化失脱事无大小四舍五入松大塔布囊天乐顽军箱擎香椀陷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