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觚牍的意思、觚牍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觚牍的解释

供书写的木简。亦指书翰。 唐 柳宗元 《唐故给事中皇太子侍读陆文通先生墓表》:“ 孔子 作《春秋》,千五百年……秉觚牘,焦思虑,以为论注疏説者,百千人矣。” 元 马祖常 《壮游八十韵》:“童子操觚牘,价重麒麟罽。”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觚牍”是一个汉语词汇,读作gū dú,其含义和用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解释:

1.基本含义

指古代供书写的木简,后泛指文书、书翰。最初为官员上奏的官方文书,用于向上级汇报事务或请求决策,体现古代行政文书的权威性。

2.详细解释

3.历史背景

作为古代文书制度的产物,觚牍反映了早期文字记录的载体形式,其使用常见于秦汉至唐代,是研究古代文献和行政制度的重要参考。

4.相关术语

“觚牍”既指具体的书写材料,也代指文书内容,兼具实用与象征意义,是汉语中体现古代文化特色的词汇。如需进一步考证文献用例,可参考唐代柳宗元、元代马祖常的作品。

网络扩展解释二

《觚牍》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笔画

《觚牍》是一个具有古典文化色彩的词汇,它的意思是指木制的书盒或书匣。这个词可以分成两个部分进行拆分:

- 觚(gū):木制器皿,即用来盛放书籍的木盒。

- 牍(dú):牍字的本义是木片,古代用来写字和记事。

所以,《觚牍》的意思就是用木制器皿盛放书籍的木盒。

它的部首和笔画分别是木(拆分部首)+ 角(笔画:4)和牛(拆分部首)+ 大(笔画:3)。

《觚牍》的来源和繁体

《觚牍》这个词来源于古代的器皿名称,正式使用可以追溯到唐代。它多用来表示古代的书箱、书匣或柜子。在古代,人们将文书和文件存放在觚牍中,方便保管防止破损。

《觚牍》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没有差异。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和现在略有不同。《觚牍》的古体字写法为「覯簬」,其中「覯」表示对准、对视的意思,表示觚有对称的特点;「簬」表示木的束带形状,也是表示木制器皿的一种象形字形式。

《觚牍》的例句

1. 他从老家带来了一只保存了百年的觚牍,上面记录着许多祖先的事迹。

2. 博物馆展示的文物中有一件精致的唐代觚牍,让人们了解到了古代的文化和历史。

3. 这个装有古籍的觚牍非常珍贵,需要特别小心保管。

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组词:觚牍箱、木觚、牍箱。

近义词:木匣、木盒、笔匣。

反义词:布袋、蕈匣(蘑菇形的匣子,一种用来烟熏食物的容器)。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